11月消費、投資增速回落,穩增長政策將協同應對
2021-12-16 08:39:50 來源:第一財經
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11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供給約束緩解助力工業增速改善,但疫情擾動之下消費、投資增速出現回落。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穩增長的強烈信號。近日多部委密集部署,狠抓落實,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任務提出了具體舉措。地方政府也密集召開會議,將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業內分析,本輪穩增長政策將逆周期政策與跨周期政策進行有機結合,需要中央與地方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明年一季度或是政策的密集發力期,屆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行業政策協同發力,共同推進穩增長目標落地。
受疫情影響消費增速回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稱,隨著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扎實推進,11月份國民經濟繼續恢復,實體經濟穩中有升。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散發影響仍在持續,供給和需求仍面臨較多制約。
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043億元,同比增長3.9%,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4%,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第一財經稱,11月消費增速下滑還與去年基數高有關,2020年同期基數上行0.70個百分點。此外11月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錄得5.0%,較前值上行0.10個百分點,也對消費產生一定影響。
對于接下來的消費走勢,付凌暉認為,我國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的態勢不會改變。下階段,消費市場恢復還有不少有利條件。一是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居民收入增加有保障;二是市場保供穩價有力有效,居民消費價格總體溫和上漲,消費預期總體穩定;三是經濟逐步恢復,社會保障不斷完善,也有利于增強消費信心。在前三季度居民收入當中,轉移性收入增長保持較快速度。
“但也要看到,疫情散發對消費特別是接觸型消費的制約還是存在的,近期部分蔬菜價格漲幅較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增長。下階段,還是要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維護好群眾的生命健康,促進形成穩定的消費環境,積極增加市場供給,更好滿足居民消費需要。”付凌暉稱。
鄭后成認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八提“就業”,較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增加5次,表明中央對就業這一民生問題高度關注。2022年將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
財政發力穩基建投資
投資方面,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94082億元,同比增長5.2%,比1~10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分領域看,1~11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5%,制造業投資增長13.7%,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6.0%,比1~10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
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付凌暉稱,今年以來,各地堅持購租并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成效逐步顯現,部分城市房地產價格較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抑制。但也要看到,部分城市受人口流出、經濟發展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有所增加,一些前期依靠高負債盲目擴張的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上升。
經濟引擎之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依然低迷。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對第一財經稱,在房地產調控力度升級、政府隱性債務壓力較大、PPP項目規范化運作、資管新規壓制非標融資的背景下,自籌資金加快收緊,這是基建投資增速快速回落的原因。
羅志恒認為,近年來,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結構優化,即從投向基建轉向以民生為主。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增速放緩,項目收益也在下臺階,同時在專項債實施穿透監管的背景下,可投的儲備項目不足。這些都影響基建投資增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到,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近日財政部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明年財政政策安排作出部署,強調財政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重大責任。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舉措,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
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部署下,近兩個月地方密集啟動申報2022年專項債券項目,爭取明年專項債券早發行、早使用、及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穩投資穩增長。機構普遍預計明年新增專項債額度仍維持在3萬億元以上的高位。
多位地方財政人士告訴第一財經,2022年部分地方政府債券額度已經提前下達至各省份,這將有利于地方明年初盡早發債,穩投資補短板,促進消費。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吉富星對第一財經稱,目前各方已加強了重大項目儲備、提前下達債券額度等工作,政府預算支出、政府債券支出進度明年有望加快,對經濟托底作用會加強,適度超前基建對擴大有效投資,實現穩增長、補短板、調結構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政策密集落地穩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判斷。
從需求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由年初的兩位數增長回落到個位數,兩年平均增速也由3月份的增長6.3%回落至8月份的增長1.5%,近兩個月雖有所改善,但仍處于較低水平。投資同比增速也同樣是由年初的兩位數增長回落至個位數增長,兩年平均增速整體上出現回落態勢,反映了需求收縮的變化。
從供給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內部分能源和金屬供給偏緊,汽車等部分行業缺芯問題影響明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幅連續擴大。PPI漲幅從1月份的上漲0.3%擴大至10月份的13.5%,11月雖然漲幅有所回落,但還處于較高水平。汽車產量也出現連續同比下降,反映出供給沖擊的影響。
對此,近日多部委密集部署,狠抓落實,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任務提出了具體舉措,確保實現穩增長目標。
如發改委提出要有效擴大消費、促進投資,積極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發揮傳統能源的調峰和兜底保供作用,扎實推進“十四五”102項重大工程建設;交通運輸部表示明年將著力擴大交通有效投資,并推進加快交通強國具體工作。工信部要求抓好“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啟動實施,保持制造業占比基本穩定,統籌推進強鏈補鏈、技術攻關、綠色低碳轉型、數字化轉型和信息通信服務供給能力提升等重點工作。
地方政府也密集開展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行動,將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比如,湖北提出“全力抓好明年一季度‘開門紅’”;北京提出“把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撰文稱,本輪穩增長政策的最大特點,就是要將逆周期政策(穩增長)與跨周期政策(調結構)進行有機結合,因此需要中央與地方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進退有度。明年一季度或是政策的密集發力期,屆時將看到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行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共同推進穩增長目標落地。
標簽: 政策,增長,協同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民主不民主實踐最有說服力,人民最有發言權2022-03-04
- “動態清零”做法符合中國實際情況 中國為2022-03-04
- 中國空間站今年將全面建成 首次實現6名航2022-03-04
- 履職一年間丨全國人大代表柴閃閃:給靈活就2022-03-04
- 神十三乘組4月將返回,今年再送6名航天員進2022-03-04
- 香港同心抗疫里的“凡人微光”,真美!2022-03-04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追夢綠色,守護凈2022-03-04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北京冬奧會讓冰雪2022-03-04
- 農業農村部:對農業科創企業支持貸款規模提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持續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2022-03-04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