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財 > 正文

        入世20年,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是怎樣煉成的

        2021-12-13 08:25:56 來源:第一財經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WTO第143個成員國。在入世承諾中,體量最小的保險業領先銀行和證券,走在了開放的前列。之后,外資保險巨頭們紛紛涌入中國這一巨大的市場。

        如今,20年過去,中國的保險業已成長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而當年入世時談外資色變的“狼來了”,早已轉變為中外資險企的共榮共生。

        站在入世20年的時間點上,我國金融業已進入新一輪開放中,保險業的開放正走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同時,在經過了高速增長期之后,我國保險業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新發展格局下,中外資險企將在中國保險業的廣闊舞臺上繼續共譜精彩篇章,也必將共同推動中國這個保險大國逐漸走向保險強國。

        從千億保費到全球保險業第二大國

        2017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如今,中國依舊保持著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的地位。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53萬億元,總資產23.3萬億元,提供了8709.91萬億元的風險保障。在2020年的世界財富500強榜單上,中國共9家人壽與健康保險公司上榜,1家財產與意外保險公司上榜。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保險業也是第二大保險市場,應該來說是比較匹配的。保險業在國外發展已經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起步比較晚,但在短短的幾十年里產生了多家可以在國際上排得上號的保險集團公司,這是非常難得的。”一名保險業資深人士表示。

        4.53萬億元的保費,相較20年前的2001年所取得的2109億元保費收入,增長已足足超過20倍。

        來源:第一財經根據銀保監會數據整理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叩開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大門,彼時中國的保險業全年保費收入2109億元,總資產4591億元,世界排名第16位。

        “中國入世談判最艱難的部分是保險,而且中國入世談判最后的一個堡壘也是在保險領域里完成的。”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曾對媒體這樣描述。

        不過,彼時開始,中國保險業以“小舢板”的身量走在了金融業開放的前列。“保險業不僅是開放最早的,也是開放力度最大、效果最明顯的行業之一。”中國太保集團總裁傅帆表示。

        按照當時的入世承諾,中國入世時,允許外國非壽險公司在華設立分公司或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外資股比可以達到51%,中國加入后兩年內,允許外國非壽險公司設立獨資子公司,即沒有企業設立形式限制;中國入世時,允許外國壽險公司在華設立合資公司,外資股比不超過50%,外方可以自由選擇合資伙伴;外資保險經紀公司方面,中國入世時,合資保險經紀公司外資股比可以達到50%,中國加入后三年內,外資股比不超過51%,加入后五年內,允許設立全資外資子公司。

        2004年,按照入世協議,保險業的入世過渡期結束,中國保險業實現全面對外開放。各個國際保險巨頭快速涌入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

        據銀保監會介紹,截至2020年末,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了66家外資保險機構、117家代表處和1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1.71萬億元。

        入世20年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是和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步推進的,也得益于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外資保險公司不僅豐富了我國的保險市場結構,其帶來的管理經驗和豐富的產品無疑在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去年年底時就預計稱:“現在中國每年實現1000億美元的保費規模增長是沒問題的,發展得快,可能用5~7年時間就能在規模上趕上或者接第一大保險市場。”

        從“狼來了”到中外資“共舞”

        不過,在加入WTO的初期,保險市場上不少人擔憂中國保險業以“小舢板”的體量無法抵擋經驗豐富、普遍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國際保險“巨輪”,因此業內充滿著談外資“色變”的擔憂。

        結果證明,對于中國保險業的擔心終究沒有成為現實。入世20年來,中國保險業不僅成功兌現了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放開了對外資保險公司所有業務限制,而且在與“國際艦隊”共舞中不斷發展壯大。

        伴隨著我國這幾十年來的人口紅利和國內民眾保險意識的覺醒,一批中資保險公司快速成長起來,如今,無論在人身險行業還是財險行業,中國人壽、中國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等中資保險公司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它們也紛紛進入了世界500強企業的名單,與國際保險巨頭們共享龐大市場。

        而觀察外資保險公司的總體發展,盡管外資保險公司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市場份額仍比較低。這66家外資保險機構取得的保費大部分時間在整體保險業中的占比不足一成。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外資險企在進入中國市場后“水土不服”,本土化不足,同時其分支機構數量也普遍少于中資機構;另一方面,一些合資公司股權比例“五五開”的股權結構也使得外資在公司治理和經營方面無法做到成功磨合,一些外資險企因此出現了股權的頻繁更迭,公司名稱也在幾年間變更數遍。

        不過,兩年由于多個大型中資保險公司進入深度轉型期,同時金融業開始了進一步開放,外資保險機構的保費增長率整體上高于中資保險機構,其市場占有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數據顯示,2020年外資保險公司的原保費收入達3524.44億元,市場份額7.79%,同比上升0.62個百分點。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這個巨大市場上已呈現共榮的狀態。一方面,中國的巨大市場給外資保險機構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成了部分保險巨頭多年來的增長點。例如,背后代表著中國內地市場的友邦人壽,從去年開始已成長為友邦保險集團內保費和新業務價值貢獻第一的地區分部。另一方面,外資保險機構不僅豐富了我國保險市場的經營主體,也帶來了先進的理念、技術、產品,推動了行業發展。以個人代理模式的引入為例,它使整個中國壽險行業享受了過去10年快速增長的紅利。

        “不用擔心開放帶來競爭,中國的經濟向前發展,市場化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過,中國企業家的智慧和勤奮越是得以充分發揮。” 傅帆表示。

        如今,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保險市場基本建立,呈現出原保險、再保險、保險中介、保險資產管理相互協調,中外資保險公司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保險作為一種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機制和社會互助機制,日益受到中國社會的重視。同時,年來中資大型保險集團與外資合資成立專業子公司的情況也并不鮮見。

        目前,中國保險業已經進入“走出去”的階段,不僅多家保險集團將分支機構拓展到了境外;多家保險機構也已在境外資本市場上市,成為全球資本關注的焦點;同時,中國保險業的部分保險科技在國際上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開始賦能境外的保險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

        進一步開放中,保險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當前國內保險業發展的基礎之上,我國金融業從2018年開始了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包括放寬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持股比例至100%;取消外國保險經紀公司在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需滿足30年經營年限、總資產不少于2億美元的要求;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等在內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無疑展現了我國保險業對外資的歡迎之姿。

        “經過入世20年保險業的發展,曾經的擔心沒有出現。隨著民族保險業的發展壯大,我覺得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信。同時,行業也期待進一步引入優秀的外資機構,豐富市場結構的同時也帶來優秀的經驗,讓我國保險業進一步呈現多元化、國際化的態勢,提升我們在國際保險業中的影響力。”一名資深保險從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兩年,進一步開放的一系列碩果已然落地,外資正在繼續對中國保險業加碼。2018年11月,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獲批籌建,成為我國首家外資控股保險公司,也是我國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標志事件;2019年3月,中英合資的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獲批籌建,這也是我國首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2020年6月,友邦保險內地分支機構獲批改建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嘗得國內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的“頭啖湯”;今年9月,正式開業的安聯資管成為國內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管公司;而就在上個月,中德安聯人壽股權轉讓獲批,成為繼友邦人壽之后境內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同時也是境內壽險公司中合資轉外資獨資的首例。

        銀保監會今年3月底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外資保險法人機構增加了10家,外資保險省級分公司增加了74家。

        外資的再次快速涌入也說明其對中國市場的持續看好,其中的一些機構已經嘗到了進一步開放的“甜頭”。去年友邦人壽“分改子”落定后,迅速開始了分支機構擴張計劃。今年4月四川分公司開業后,6月湖北分公司獲得批籌。分支機構的擴張無疑預示著外資機構在國內的版圖擴大,也將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不過,在新一輪的對外開放中,行業里再也沒有“狼來了”的擔憂,有的只是對中外資如何能夠一起讓保險大國走向保險強國的思考。

        從整個行業來看,盡管中國保險市場規模增長迅速,但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還處于較低水。同時,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今天,過去依靠“人海戰術”取得快速增長的國內保險業正在努力轉型,向著高質量發展階段前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撰文表示,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短期內并不會改變現有的行業競爭格局。從長期來說,不僅能夠提高我國保險業的專業化水,還可以豐富我國保險產品供給,擴大市場供給能力,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同時能更好地促進保險業營銷理念和經營模式提升,也有利于促進保險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對我國保險業的高質量發展無疑具有推動作用。

        同時,上述保險業資深人士也表示,在目前我國保險深度和密度較低的情況下,其實可挖掘的空間還很大,同時在我國兩年“健康中國”、“發展養老第三支柱”、“共同富裕”等大方向下,中外資機構可以共同“做大”蛋糕,進一步提升保險業在我國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標簽: 市場,怎樣,煉成,保險市場

        精彩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誠聘英才 | 廣告招商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8-2020  m.chahao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品質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98 28 36 7@qq.com
         

        未經中國品質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色图.com|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a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