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倉事件落幕 瘋狂的銅價有望“消停”
2021-11-19 08:30:29 來源:第一財經
需求飆升、巨頭擠倉,多股動能推動銅上演了一波大行情,LME倫銅較去年3月的低點已經大漲近114%。盡管長期綠色轉型下的電動車等需求仍是銅的支撐因素,但未來一段時間,機構認為銅的瘋狂行情或告一段落。
今年5月,倫銅飆升至10700美元/噸附近的歷史高位,此后回撤到9000美元區間。據記者了解,10月末,海外某大宗商品貿易商從LME倉庫中提取了相當大一部分銅,“擠倉事件”導致LME三月期銅漲勢迅猛,從9300美元/噸附近突破10000美金關口,最高觸及10452.5美元/噸,漲幅達12.4%。不過,近期銅價持續回落,截至北京時間11月18日17:30,LME倫銅價格報9370美元/噸。
上海有色(SMM)大數據總監葉建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銅明年的走勢看法偏空。內需方面除電子行業、新能源等領域外,無明顯亮點,預計2022年中國地區受到地產及出口減弱的雙重壓力,消費將弱于海外市場。在全球面對流動性收縮和銅礦供應趨向寬松的局勢,銅價運行重心將下移至8600美元/噸附近,國內運行重心在63500元~64000元/噸左右。
擠倉事件落幕
2021年,疫情復蘇后的需求推動銅價走升,低庫存也導致價格易漲難跌。
具體而言,供給瓶頸難以迅速修復是漲價的一大原因。資源國大都屬于經濟和疫苗普及比較落后的國家,而消費國集中在正受益于疫苗普及的發達國家,因此大宗商品的漲價預期仍居高不下;智利的罷工問題也一度擾動市場。在全球銅礦產量中,智利的產量占到四分之一;此外,低碳轉型和電動汽車熱潮也導致銅需求攀升。一輛電動汽車使用的銅大約是傳統汽車的4~5倍。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預計總銷量為680萬輛,同比增長近115%,其中,中國預計全年銷量為300萬輛,滲透率將達12%。到2025年,機構預計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提升至25%。
正是在庫存較低的情況下,擠倉事件就在10月發生了。據悉,全球領先的獨立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當時從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倉庫中提取了相當大一部分銅。LME的數據顯示,LME銅庫存注冊倉單已從一個月前的逾15萬噸,大幅下降至10月15日的僅1.4150萬噸,為1998年以來最低,在短短一個月內的降幅高達逾90%。庫存的銳減直接推動了銅價的走高,LME期銅價格自10月初以來上漲了約13%,再度突破10000美元大關。
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擠倉的發生主要還是因為庫存太低。實物貿易商從交易所取走金屬運往客戶手中的做法并不罕見。不過,在全球銅庫存已經非常低的背景下,此舉依然引發了一系列的市場動蕩。LME 0-3升貼水飆升至1100美元/噸之上,創下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高紀錄。
在疫情期間,托克集團已成為了全球銅市場上最引人矚目的堅定多頭之一。該公司首席交易員賓塔斯(Kostas Bintas)曾預計,隨著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激增,銅價將在未來幾年將達到1.5萬美元。他本月稍早還表示,即使在全球能源危機期間宏觀經濟面阻力加大的背景下,庫存迅速減少仍為價格前景提供了支撐。他指出,迄今為止,電力市場的價格飆升已對供應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而強勁的需求增加了全球銅庫存的壓力。
不過進入11月,市場回歸平靜,銅價再度回到9500美元以下,美聯儲縮表、美元指數沖破95、需求放緩預期等也使得商品漲勢暫歇。
瘋狂的銅價有望“消停”
未來一段時間,企業和機構人士認為,銅價將面臨強現實、弱預期的矛盾格局,銅價有望回到前期平臺位寬幅震蕩整理。
基本面看,現貨方面仍然偏緊。據多數企業和機構反饋,國內冶煉廠10月在限電,冷料緊缺以及檢修的影響下產量年內首次跌破80萬噸,至78.9萬噸。與此同時,由于十一假期歸來之后LME 0~3升水居高不下,國內多家銅冶煉廠將在四季度加大出口力度,目前相關出口事宜正在有序進行中,部分冶煉廠電解銅已經離岸,整體庫存再度呈現回落之勢。
“雖然銅消費表現亮點全無,但短期供應端擾動下庫存難見明顯增幅,國內盤面基差結構難見收窄之勢。”葉建華表示。但“弱預期”仍將主導后續的銅價,即全球低庫存更加偏向于是短期問題,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海運物流以及集裝箱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大量工業品以及加工品滯留在港口,從而導致全球隱形庫存增加,但隨著疫苗的逐漸普及全球船運緊張問題有望在明年一季度緩解從而減輕市場隱形庫存過高的現狀。
對于明年,各界對銅價的看法更趨理性,并認為區間震蕩將是主線。就全球宏觀經濟來看,美國流動性收縮預期加強、美元升值,以美元計價的銅絕對價格下跌,而非美貨幣貶值,抑制購買需求,亦抑制需求。
此外,高通脹數據令市場陷入經濟“滯脹”的擔憂之中。上周公布的美國10月CPI同比增長6.2%,高于5.8%的預期值和5.4%的前值,創下1990年11月以來最高點。City Index資深分析師佩里(Joe Perry)對記者表示,密歇根大學消費者報告初步數據顯示,消費者信心降至10年來最低點。
關鍵還在于,明年銅精礦緊張的格局逐步緩解。葉建華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銅消費已經占據了全球的半壁江山,但和電解銅自身供給之間的缺口并未有效修復,意味著中國每年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的電解銅。 過去十年,中國銅精礦自給程度持續走低,供需不平衡問題逐漸加深,中國銅精礦自給程度由2010年的40%下滑至2021年的23.5%。要滿足中國銅消費,中國需要高度依賴海外銅原料。不過,2022年銅精礦或轉為過剩。
此外,海外需求也可能放緩,歐美發達國家制造業逐步復蘇疊加海運費不斷上漲,出口動力減弱;內需方面,除電子行業、新能源等,無明顯亮點。
同時,機構預計國內銅消費也將趨弱。SMM預計,“今年5月開始房地產新開工和竣工降溫,住房不炒嚴控下,地產長期看難以支撐銅消費。今年四季度以來出口提振的消費開始逐漸顯現壓力,‘缺芯’的問題還將影響汽車產量,且要關注家電等領域的沖擊。”葉建華稱。明年銅價重心將有所下移,整體于8600美元/噸附近運行。
不過,長期來看,新能源需求仍將是支撐銅價的主因,電動車、光伏等都是主要動能。
真鋰研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墨柯對記者表示,明年電動汽車的需求走勢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有可能越漲越買,刺激需求提前釋放;二是漲價有可能會影響需求。第一種實現的概率更大。在成本高企的刺激下,明年電動汽車應用技術的進步會加快。
“7~8月整車漲價時,我們一度擔心漲價會影響新能源車產銷量,但并沒發生,明年也或持續。”他稱。在“雙碳”背景下,電動車市場的氣氛被帶動起來。日前國務院發布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及力爭在2030年實現新增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占新車的40%目標。德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熊奕對記者表示,根據方案設想,到2030年,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綠色出行比例將不低于70%。今年前9個月,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增長了185%。
標簽: 有望,消停,銅價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民主不民主實踐最有說服力,人民最有發言權2022-03-04
- “動態清零”做法符合中國實際情況 中國為2022-03-04
- 中國空間站今年將全面建成 首次實現6名航2022-03-04
- 履職一年間丨全國人大代表柴閃閃:給靈活就2022-03-04
- 神十三乘組4月將返回,今年再送6名航天員進2022-03-04
- 香港同心抗疫里的“凡人微光”,真美!2022-03-04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追夢綠色,守護凈2022-03-04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北京冬奧會讓冰雪2022-03-04
- 農業農村部:對農業科創企業支持貸款規模提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持續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2022-03-04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