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財 > 正文

        創新藥入醫保提量加速 醫藥產業轉型升級

        2021-11-12 08:35:41 來源:第一財經

        國家醫療保障局2018年成立以來的第四輪醫保準入談判本月11日落幕。此前的三輪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已累計為患者減負1700億元,受益患者達1億人次。

        與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齊頭并進的“降藥價”舉措,是組織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下稱“帶量采購”)。2018年至今,國家組織五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均降幅超過50%,截至2021年9月,累計節約費用約2500億元。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對第一財經表示,醫保“降藥價”組合拳措施的落地,使患者能以更低廉的價格獲得質量更優的藥品,不用再對“天價藥”望而卻步,也使我國的醫保基金有了更強的支撐力。

        創新藥入醫保提量加速

        涉及癌癥、罕見病、肝炎、糖尿病等疾病的熱門創新藥,是歷次醫保談判的重頭戲。而大部分藥品實現“全球最低價”的同時,從獲批到進入醫保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

        日,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發布的《中國醫保藥品管理改革進展與成效藍皮書》(下稱“藍皮書”)通過對國內804家樣本醫院2015年以來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多個維度的數據分析,反映出醫保改革對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和助推醫藥產業發展的影響。

        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已經連續3年開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調整周期從最長7年縮短至1年,動態調整機制已經初步建立。三年調整,共計新增433個新藥好藥進入目錄,涉及多個臨床治療領域。現行版目錄內西藥和中成藥共計2800種,覆蓋慢病、惡腫瘤等疾病領域,臨床用藥“饑渴癥”得到有效緩解。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廖藏宜對第一財經表示,幾輪醫保談判通過“騰籠換鳥”策略促進了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為優化醫保制度結構、提高參保人的待遇水、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騰出了有利空間。另外,實現制度化和常態化談判后,醫保國談和集采的規則、相關配套政策也越來越完善。

        藍皮書稱,三年來,談判藥品均降幅分別為56.7%、60.7%和53.8%。初步估算,與談判前市場價格相比,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累計為患者減負1700億元,受益患者達1億人次。

        2016~2020年上市的34個創新藥中,已有26個進入醫保目錄;尚有8個品種尚未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這8個品種多為2019~2020年上市品種,臨床效果及安全有待進一步觀察。

        藍皮書同時顯示,2017年版目錄調入的品種從上市到進入醫保的時間在4~9年不等,而2019年調入的品種從上市到進入醫保的時間降至1~8年不等,2020年調入的品種這一時間差為6個月至5年不等。

        臨床用藥的數據顯示,創新藥進入醫保后金額和用量在短時間內即出現大幅度上升。2017年談判藥品用量增長率在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出現峰值,各季度用量同比增長率在100%~135%;2018年談判藥品用量增長率則在2018年第四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出現高速增長,其中2019年第二、三季度用量同比增長率高達1349%、1582%。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在全藥用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2019年新增談判藥品用量增長率依舊呈顯著增長趨勢:2020年第三、四季度用量同比增長率657.6%、768.6%;2020年新增談判藥品在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當季度用量同比增長率即達到55%。

        醫藥產業轉型升級

        日印發的《“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提出,深化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動態調整優化醫保藥品目錄,及時將臨床價值高、患者獲益明顯、經濟評價優良的藥品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目前,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已開展五批,均降價54%,中選藥品價格從國際價格的2~3倍以上下降到與之相當的水。以腫瘤治療藥物吉非替尼為例,集采前價格為132元/片,年治療費用高達4.7萬元以上,集采后價格降至均41.8元/片,降幅約69%,年治療費用被控制在1.5萬元左右,醫保報銷后患者個人僅承擔約0.6萬元。

        集采帶來藥品可及大幅提升,實現仿制藥對原研藥品的替代前四批集采藥品總體采購量達約定采購量的2倍以上,中選藥品采購量占同通用名藥品采購量的80%左右,更多群眾用上了質優價宜的藥品。

        藍皮書顯示,從定基增長率來看,各批次集中采購品種落地后,集采藥品(按通用名計算)用量均在政策落地后的第一個季度開始大幅上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金額呈現下降趨勢,整體實現了量升費降,以量換價。

        同時,在集采模式下,原研藥不再享受超國民待遇,促進了優質仿制藥對原研藥的替代,大幅提升了群眾用藥可及。第一批集采藥品原研藥使用量占比從22%降至11%;其中,用量較大的阿托伐他汀鈣片原研藥占比在“4+7”試點地區從50%降至25%,在其他地區從37%降至11%。

        廖藏宜表示,下一步,還需要在談判和集采規則、入圍藥品質量、供應保障、醫保支付價、行業自律等方面完善指導政策,同時進一步擴大國談和集采的品種數量,實現應采盡采,提升醫保基金的戰略購買力。

        朱銘來認為,醫保藥價改革已經運行了三年多,無論是醫保目錄談判還是集采政策均需要進行一定評估和調整。在創新藥準入方面,把價格作為核心要素的前提下,也需更多考慮藥企的研發成本,避免藥企因價格太低而放棄中國市場。

        “在解決天價藥的問題上,要堅持社保商保兩條腿走路,畢竟不是所有的藥品都能納入醫保,還是需要有商業補充質的保險。商業保險也可以學借鑒社保的談判經驗,建立一定的行業標準,和藥企形成一定對接。”朱銘來說。

        藍皮書稱,年來的醫保改革促進了醫療機構臨床用藥結構更趨科學合理,臨床對于進口藥品的依賴也有所緩解,創新藥和優質仿制藥鼓勵作用凸顯,進一步助推醫藥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標簽: 醫藥,產業,轉型

        精彩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誠聘英才 | 廣告招商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8-2020  m.chahao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品質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98 28 36 7@qq.com
         

        未經中國品質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在线亚洲v日韩v|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