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播撒豐收的希望——云南多措保障春耕糧食生產
2022-03-30 10:35:49 來源:新華社
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在紅土高原云南的田間地頭,犁地、播種、插秧、施肥……一幅幅火熱的春耕畫卷徐徐展開。作為糧食產銷平衡區,云南確定了穩定耕地面積、增加種植面積、提升畝產的任務目標,多部門共保糧食安全,協力奏響春耕協作曲。
鋪地膜、擺秧盤、撒種子……在開遠市靈泉街道崩打村,農技人員正指導村民開展“水稻旱種”育種。“過去吃米都靠買,現在我們的旱地也能種出稻子了。”種植戶張偉說,去年試種了1畝,效果不錯,今年準備擴大到5畝。
“我們免費提供種子、育秧農資和技術指導。”靈泉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榮建文介紹,今年將在平緩的旱地推廣100畝“水稻旱種”。
為穩定稻谷種植面積,開辟稻谷生產新路徑,云南今年計劃推廣50萬畝雜交稻旱種,預計產量1.5億公斤以上。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面積和產量,云南各地積極落實糧食生產任務。在尋甸縣的田間地頭,農技人員在詢問種植戶的需求,鼓勵糧食生產。
“每天有40余名干部職工在一線為農戶提供指導。”尋甸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應珍說,當地還實施了水稻高產創建項目,免費發放水稻種子2400公斤,為農戶提供示范帶動。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介紹,他們成立了由9名廳領導帶隊的服務指導組,對全省16個州市開展春季農業生產等重點工作蹲點服務指導,并調度春耕生產,確保糧食生產任務落到實處。
陽光照耀在元陽縣的哈尼梯田上,一塊塊梯田波光粼粼,頭戴草帽的農技人員正指導農戶育秧、覆膜,發展稻魚、稻鴨等生態種養,該模式為農戶年畝產收入增加近千元。
元陽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農藥管理科負責人朱錦萍說,春節前他們就開展了春耕農資保供工作,多措降低種植成本,增加畝產收入。
近年來,云南探索通過生態種養模式增加畝產效益,還注重降低投入成本,提升農戶的綜合收益,做好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在勐海縣勐遮鎮的水田里,農機手熟練地操作著插秧機,機器駛過之處,一行行綠油油的秧苗就插好了。“省時、省力,還省錢。”52歲的種植戶老伍家有10多畝水田,以前10余畝田地需要用工18人,中午還得招呼吃飯,花費在3000元左右,今年采用機器插秧只花了1000多元。
目前,云南積極發展水稻、玉米等生產托管經營模式,每畝節約成本超過200元。云南省農機研究所所長楊俊敏認為,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夠降低種植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增加畝產收益,是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舉措。
近期,農資價格上漲引發關注,農資供應關系糧食生產安全,如何實現農資保供穩價成為今年春耕“必答題”。為此,云南省供銷社、云南省農資公司等發揮農資供應“主力軍”作用,加大農資供應,穩定了市場需求。
云南省農資公司總經理黃春林每天都在了解農資市場行情、調度農資出入庫情況。“淡季儲備化肥正有序投放,每噸較市場價格低300元左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戶的種植成本。”黃春林說,去年以來的化肥產品價格大幅波動,他們積極組織貨源,加強產銷銜接,保障春耕農資供應不脫銷、不斷檔、不誤農時。
在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梭鎮,高標準農田建設如火如荼,轟鳴的挖掘機正揮舞長臂平整耕地,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將發揮糧食增產作用。這是云南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
為夯實高原糧倉基石,云南堅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向產糧大縣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傾斜,并對田、土、水等進行綜合治理。去年云南建設了480萬畝高標準農田,糧食畝均增產50公斤至80公斤。
此外,云南省氣象局積極做好春耕氣象服務,及時分析近期天氣對春耕春播的影響,并根據氣象條件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努力創造適宜的春耕條件。(記者楊靜)
[ 責編:袁晴]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一年之計在于春|播撒豐收的希望——云南多2022-03-30
- 上新了!三星堆博物館將迎來新館,未來長這2022-03-30
- 山東東營優化基層政務服務體系就近辦 網上2022-03-30
- 孕婦上夜班打磕睡被開除,法院判公司賠4.82022-03-30
- 學校中餐吃不完又要求“光盤”怎么辦?班主2022-03-30
- 座艙健康智能還有鯤鵬動力2.0T?15萬級捷途2022-03-30
- 守正篤實 久久為功 擦亮四通搬家品牌金名片2022-03-30
- 多地集中排查整治超時加班,“996”不再是2022-03-30
- 90后出納挪用4800萬公款打賞女主播,獲刑12年2022-03-30
- 湖北江陵:“以花為媒”推動鄉村全域旅游出2022-03-30
- “不超載就賺不到錢”,貨車司機的“壓力山2022-03-30
- 國家網信辦:2022年重點清理違法違規直播和2022-03-30
- 一箱油實測超1400KM 吉利星越L混動今日上2022-03-30
- “退一賠三”?北京男子買二手奧迪,沒成想2022-03-30
- C6駕照正式上線 4月1日正式實施!官方發布2022-03-30
- “撞臉”蘭博基尼?路特斯首款純電動車型全2022-03-30
- 對標友商頂級機皇!全球首款驍龍8 Plus旗2022-03-30
- 衛龍辣條包裝被指打低俗擦邊球官方回應:停2022-03-30
- AMD新一代處理器計劃于下個月或5月量產2022-03-30
- 防疫一線人員子女居家學習 老師化身"臨時2022-03-30
- 冷空氣已發貨!上海周三起有明顯大風和降溫2022-03-30
- 上海3月29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26例、無癥狀2022-03-30
- “中國巴菲特”段永平:最近買了點茅臺 比2022-03-30
- 白菜7元一斤?上海一女子和母親“馬路追蔥2022-03-30
- “餓了么崩了”上微博熱搜!網友吐槽:差點2022-03-30
- 馬斯克公布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總有一天2022-03-30
- 南京火災中丈夫舍身救下的妻子離世 捐款按2022-03-30
- 國內稀土價格回落 價格指數月內降一成2022-03-30
- 中國人保發年報:財險保持良好勢頭 車險承2022-03-30
- 4月1日起駕駛證買分賣分將被重罰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