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動態:番茄口味可定制?上海崇明這個智能產業園為傳統農業提供了另一種“打開方式”
2022-07-20 17:59:23 來源:東方網
放眼位于崇明東平鎮的崇明農場番茄產業園,一排排連棟智能溫室排列整齊,一個個鮮紅、圓潤的番茄點綴在綠葉間,散發陣陣清香。當下正值番茄銷售旺季,產業園也進入最后一波收獲季,工人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箱,一派繁忙景象。
崇明農場長期以來一直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農產品比較單一。近年來,農場積極轉型升級,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并培育新產業,番茄產業園正是其“轉型作”之一。
(資料圖)
歷經三年,崇明農場大力建設百畝智能溫室、優選番茄品種、引進農業技術人員。依河而建的番茄產業園,總投資5000萬元左右,共有100畝溫室,包括80畝薄膜溫室、20畝玻璃溫室,分別于2019年、2021年先后完工,總面積相當于9.3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產業園種植出的大、小番茄也都深受消費者青睞,實現番茄產業高質量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產業轉型的發展新路子。
科技“養分”種出品質番茄
在番茄產業園的薄膜溫室里,記者看到,每株番茄藤的栽培槽內都插有一個滴管,通過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和智能化遠程監測,可以實時調整水肥配比,然后經過滴管將溶液輸送至植株附近。實現精準施肥的同時,還可以定制番茄的口感。“想要甜一點或酸一點的番茄,都可以種出來。”上海市瑞華實業有限公司支部書記、執行董事張健說。此外,溫室里的番茄都種植在椰糠基質中,減少農藥使用,防治病蟲害,使番茄更加健康美味,同時還使用熊蜂授粉,天然無激素,保證番茄果型勻稱,口感飽滿多汁。
相比薄膜溫室,玻璃溫室更加智能化,增加了補光燈、地源熱泵系統等設施。在冬季增光提溫,夏季通風降溫,為番茄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其生長、延長生長周期、增加產量。“我們這里的番茄秧藤個頭高,最高可以長到十幾米;單株可掛20-30多穗,而普通的只能掛果5-8穗;產量也大,是普通大棚的3-4倍,小番茄畝產10000公斤、大番茄畝產25000公斤。而且,可以越冬周年生產,從8月份番茄定植,能持續生長到來年的七月份,一年四季都能生長。”張健說。
隨著產量持續增長,農場還于2020年建立了番茄分揀配送中心,形成種植、分揀、配送、售后“四位一體”產業雛形。未來,農場將持續提升番茄溫室產能比,并融入“一院四區”,即番茄學院、科技研發區、創新孵化區、高效生產區、產業配套區,打造“小、高、巧”番茄產業鏈。
優選品種重拾兒時味道
番茄產業園從無到有,并生產出高品質、高顏值、口感佳的番茄,除了高科技的助力外,一群年輕新農人也功不可沒。
三年前,“90后”孫遠東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來到崇明農場。懷著對農業獨有的熱情,他扎根崇明,潛心鉆研,與其他成員一起從零開始建設番茄產業園。
“一口咬下去,滿是綿密的果肉和沙瓤,酸甜的汁液迸發而出,濃郁爽口。”孫遠東告訴記者,自己從農村來到城市后,嘗過各種番茄,卻再也吃不到記憶中的番茄味道,“要種就要種出最好的味道!”
選種是關鍵。崇明的氣候濕度高,要找到適合種植,又符合心中口味的番茄并不容易。孫遠東與團隊成員一邊推進園區建設,一邊從國內外百余個品種中試驗、檢測、篩選,同時積極向農科院請教,上網查資料、查數據,最終篩選出了大番茄吉諾比利、普羅旺斯,小番茄阿魯等十多個優新品種。“這些品種基因好,都具有香甜的特性。”
基因雖好,但缺點也不少。有些品種難種植,當開始大規模推廣后,接二連三發生病蟲害,導致部分品種“全軍覆沒”;畸形果、裂果較多……面對困難,孫遠東沒有退縮。他與病蟲害“過招”、與時間賽跑、與難題較量。“白天,我和隊員們在棚內巡查記錄番茄的長勢、采集各項數據,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探討技術問題。我們制定了多套番茄施肥和育苗套餐,邊嘗試、邊驗證。”
憑借一股韌勁,孫遠東和成員們突破重重難關,在保留純正口感的同時,解決了各類問題,收獲了豐碩的成果。番茄被端上市民餐桌后,受到一致稱贊。“紅彤彤的番茄,是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吃一口就停不下來了。”
技術輸出帶動產業發展
番茄種植期,在崇明城橋鎮聚訓村的田間地頭,總能看見一群年輕人活躍的身影。他們與村民侃侃而談,親自下田教授番茄技術。雖然腳下沾滿泥土,但心中無比火熱,他們就是由孫遠東帶領的技術團隊。
為推進番茄產業園建設,崇明農場為職工搭建了“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學習交流平臺,邀請高校專家定期指導,帶領他們外出培訓和考察,參加學術論壇和展會,培養出一支具有豐富經驗、能力過硬的技術隊伍。同時,園區鼓勵他們走出農場,向村民推廣先進技術。
在農場推動下,見習技術總監孫遠東帶領團隊與城橋鎮聚訓村開展番茄技術交流,向合作社和種植戶推廣大棚地栽番茄種植技術。孫遠東團隊將技術送到生產一線,讓農民學會科技種田、科學種田。他們從整地施肥、起壟做畦和水肥環控等多方面進行專項培訓指導,逐步解決番茄種植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形成了一套具有聚訓村特色的大棚番茄種植作業操作規范。
崇明農場通過技術輸出方式,帶動崇明番茄產業發展,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農民。目前,聚訓村試驗基地的番茄也成熟上市。番茄種植負責人高興地說,“第一次嘗試,只種了一兩畝,沒想到產量很高,畝產達6000斤!味道、品相也都很好,以前一斤番茄只賣1元,現在通過品質提升,達到3、4元左右,看來明年還要繼續擴大規模!”
(崇明區供圖)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全球新動態:番茄口味可定制?上海崇明這個2022-07-20
- 【新視野】上海一男子酒后毆打核酸檢測點志2022-07-20
- 環球速看:守護市民“頭頂上”的安全,他們2022-07-20
- 今日訊!用餐飲消費券 品地道北京味2022-07-20
- 凱叔講故事傳承四大名著基因,讓孩子聽到好2022-07-20
- 深圳首創青年人才共有房計劃:若房價上漲可2022-07-20
- 20多省份發布養老金調整方案!你漲了多少錢2022-07-20
- 傳銷分子“舊瓶裝新酒” 假借網戀之名引誘2022-07-20
- 10元參團游買到偽劣產品?蚌埠消保委提醒:2022-07-20
- 安裝一對一攝像頭監控員工是否違法?律師專2022-07-20
- 受害人定殘后因其他疾病病故 殘疾賠償金如2022-07-20
- 中央網信辦:啟動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2022-07-20
- 錄取期間 考生和家長需要注意哪些關鍵環節2022-07-20
- 男員工打造美女人設!“嗨兔直播”背后的“2022-07-20
- 中國消費者協會:兒童化妝品標簽不得標注“2022-07-20
- 工信部:中國數字經濟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2022-07-20
- 工信部:我國力爭全年開通60萬個5G基站2022-07-20
- 推動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 文旅部等10部門印2022-07-20
- 《獨行月球》等30余部電影入局 暑期檔下半2022-07-20
- 工信部表示:加快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管理2022-07-20
- 原料降價疊加高溫影響 機構看好家電行業景2022-07-20
- 賺得“盆滿缽滿” 新能源汽車產業景氣度高2022-07-20
- 汽車租賃存低價惡性競爭等問題 多家平臺被2022-07-20
- 恒家全鋁家居能夠受消費者青睞2022-07-20
- 鈉離子電池替代需求擴大 寧德時代、中科海2022-07-20
- 1MHz頻率的CPU跑Win7 啟動7個半小時后果斷藍屏2022-07-20
- 傳說中的“食人花” 國家植物園巨魔芋世界2022-07-20
- 銳龍7000AM5插槽高清照曝光:拆裝散熱器再2022-07-20
- 記者臥底必勝客后廚:十天一換油、食材過期2022-07-20
- 【全球新視野】7月底前,這筆錢發放到賬!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