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雛價格1個月漲幅近400% 行業仍處于產能磨底期?
2022-04-20 10:37:43 來源:第一財經
近期白羽肉雞雞雛價格大幅跳漲,引發行業關注。據布瑞克數據顯示,從今年以來的最低價0.61元/只(3月18日),截至4月18日的3.04元/只,相當于僅1個月時間漲幅就接近400%。
這一現象由雞雛產量驟減、交通受阻等多重原因共同造成。
農業農村部肉雞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鄭麥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價格的跳漲會對沖企業前期的虧損,但并不意味著會出現周期反轉,目前行業仍處于產能磨底期,確定性較強的周期上漲,預計將會在6-7月才能確認。
今年以來,雞雛的價格走勢可分為三個階段。從年初到2月中旬逐步走高至春節前1.81元/只的短暫高位,然后下降;從2月中旬至3月中旬呈現“M”形走勢;從3月下旬至今,雞雛價格短時間內大幅跳漲。
布瑞克咨詢研究員沈園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第一階段的價格走勢主要是由于年初企業擔心疫情反復,大量減少孵化雞雛的計劃,再加上春節帶來的毛雞市場需求提振,雞雛價格小幅上漲。不過,過完年以后終端消費減少,飼料成本不斷上漲,再加上豬價走低,受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雞雛價格快速下降。
到了第二階段,整體價格未呈現上漲態勢,甚至最低至0.6元/只,飼料成本進一步上漲,雞雛虧損嚴重,種禽企業大量淘汰父母代種雞,孵化企業開始轉向毛蛋、商品蛋,由此導致近期雞雛產能減少。在這一階段,養殖戶補欄情緒不足,養殖整體空棚率處于年內高點。
據東方證券研報,從2021年Q3開始,父母代種雞的養殖利潤幾乎持續位于盈虧平衡點以下,截止目前已經虧損超過三個季度,2022年Q1平均虧損達到1.5元/只,虧損幅度和周期處于歷史較高水平。持續虧損帶動父母代環節產能開始去化,預計自2022年Q2開始,商品代雞苗供應將出現下降,短期供應有望迎來邊際改善。
在觸及最低點后,開始進入第三階段。由于毛雞供應貨源不足,有些地區甚至出現搶雞加價的行為,毛雞價格持續上漲。這帶動養雞戶補欄情緒上漲,市場加大對雞雛的需求。
與此同時,受疫情防控因素影響,交通運輸成本不斷上漲,部分毛雞產區運輸受限,供需開始失衡。
沈園冰稱,在供需雙向利好的催動下,雞雛價格開始跳漲。
盡管近期利好因素眾多,但這仍然屬于階段性利好。沈園冰稱,生豬價格底部并未出現,對肉雞消費仍有壓制作用,公共衛生事件雖然加速白羽肉雞產能去化節奏,但周期底部仍未出現,各環節盈利有限,價格漲幅有限。
鄭麥青也認為,3月中旬雞雛價格甚至都不到生產成本的三分之一,也就意味著是企業要虧損70%左右,當前白羽肉雞產能距高峰期減少15%-20%,已經處于低位,在如今供需關系改善的情況下,受毛雞價格上漲的帶動,雞雛價格快速上漲。不過,這并非周期反轉的信號。要真正出現周期反轉,預計最快6月中上旬,最遲7月中上旬。
值得關注的是,自2022年初以來,北美禽流感疫情持續發酵,國內種源供應風險正在積累。
近五年,中國白羽肉雞種源進口國主要集中在新西蘭。由于2021年3月新西蘭安偉捷祖代雞檢測出疾病等問題,新西蘭暫停向中國供種。2021年9月,中國重啟自美國引進白羽肉種雞。當年,中國自美國引種量占比57%。2022年1-2月,國內白羽肉雞引種均來自美國,美國再度成為中國首要的白羽肉種雞引種國。
2022年,美國暴發嚴重禽流感,并在中西部持續蔓延,導致超過2700萬只禽鳥被宰殺。美國農業部稱,這是美國自2015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禽流感疫情。伴隨春季鳥類的遷徙,H5N1禽流感疫情的傳染范圍有可能持續擴大,后續中國可能會禁止從美國進口禽類產品來保護國內的生物安全。
沈園冰稱,如果后續禁止美國禽類產品進口,美國作為中國祖代雞的引種大國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國內自主培育的三個白羽肉雞品種或能搶占一部分市場,有利于推廣國產祖代種雞產品。
鄭麥青認為,如果影響祖代雞從國外引種的話,對國產祖代雞將會是一大利好。“整體來看,雖然國內祖代雞產品性能跟國外仍然存在差距,但產品改進是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企業市占率越高,資金回籠越快,迭代的速度也就越快。”鄭麥青說。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雞雛價格1個月漲幅近400% 行業仍處于產能2022-04-20
- 突破8美元/蒲式耳!美國玉米期貨價格逼近十2022-04-20
- 工信部: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2022-04-20
- 以嶺藥業兩年股價翻5倍 市值蒸發超百億元2022-04-20
- 人民銀行 銀保監會:加大疫情防控和經濟社2022-04-20
- 交通運輸部:對中高風險地區停留時間不超過2022-04-20
- 寧德時代再創本輪調整新低 總市值跌回萬億2022-04-20
- 上海:建立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 實施復2022-04-20
- 半月4202億元,各地加快落實大規模留抵退稅2022-04-20
- 一季度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權威發布)2022-04-20
- 長三角重要物資應急保供中轉站啟用2022-04-20
- 上汽復工復產壓力測試首臺整車下線2022-04-20
- 打通保供路,當下物流運輸急需疏通這三個堵2022-04-20
- 滬多家醫療機構急診暢通 保障全力救治老年2022-04-20
-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復工復產,預計日產10002022-04-20
- 上海4月19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494例、無癥2022-04-20
- 顯卡不缺貨了 NVIDIA中國:即刻升級到RTX32022-04-20
- 國家藥監局規范醫美市場亂象 清除“擦邊球2022-04-20
- 知網“搬運”知識兩頭賺 如此吃相該有個說2022-04-20
- 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謀劃更大力度的政策2022-04-20
- 2022年北京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發布:5月1日開2022-04-20
- 互聯網大病籌款平臺向捐款者收取“支持費”2022-04-20
- 共享單車“藏污納垢” 想挑一輛“干凈”車2022-04-20
- “植物界大熊貓”蘇鐵完整基因組圖譜首次發2022-04-20
- 冷空氣難阻北方升溫腳步 長江中下游或開啟2022-04-20
- 沙塵暴藍色預警:新疆甘肅陜西河北吉林等82022-04-20
- “長三角重要物資應急保供中轉站”完成首次2022-04-20
- 我國候鳥保護工作有哪些進展?來看一只候鳥2022-04-20
- 美國研究人員:姜或許是燃料電池未來,網友2022-04-20
-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20日舉行:為全球可持續發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