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熱點 > 正文

        鄉村振興看一線|江心洲上的創業姐弟

        2021-12-24 18:28:05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銅陵12月24日消息(記者徐秋韻通訊員方盼亮)“今天遲了些,不過菜都賣完了,有八九千元!”12月18日,臨近中午,90后青年余永斌從貨車上跳下來,一邊麻利地卸下菜筐一邊對比他大兩歲的姐姐余青青說道,略帶倦容的臉上顯出幾分喜悅。從前幾天開始,余永斌就開著貨車先后前往安慶和銅陵的蔬菜批發市場和幾家企業食堂送貨售賣,姐姐也整日在蔬菜基地里忙著采摘和打包。

        這是樅陽縣樅陽鎮新豐村的一對大學生姐弟,回鄉創業至今的7年時間里,他們用科學的種植管理模式在田里辛勤耕耘,終于結出了自己想要的“果實”。

        姐弟倆的蔬菜基地已經成為江心洲上鄉村振興的新動力(央廣網發高凌君攝)

        姐弟倆和父母打理的蔬菜種植基地位于樅陽縣一座江心洲——鐵銅洲上。這里四面環水,去鎮上需要乘坐輪渡過一條夾江。多少年來,江心洲上的年輕人紛紛走向城市,少有人回來。他們是個例外。

        2014年,在外從事蔬菜生意多年的余正樣夫婦看到蔬菜種植的商機,萌發了回鄉種植蔬菜的想法,而且一心想要做出規模。“要是孩子能回來幫忙,我們的大棚一定能搞得好!”

        自小便常跟父母一起去蔬菜批發市場和菜地的余青青說,當時她已在廣州從事教育培訓工作多年,弟弟余永斌也在合肥的一家大型國企上班,兩人都有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但他們并沒有糾結,當年就回鄉注冊成立了安徽省金銅蔬菜種植有限公司,在村里流轉了200余畝土地種上了大棚蔬菜。分工也很明確,姐姐負責基地日常管理,弟弟負責銷售和送貨。

        姐弟倆回到村里種菜,這讓很多鄉親感到不解。但余家人知道,最好的回應就是把蔬菜種好,讓那些不理解的人知道,種菜也能種出大名堂。

        “茄子黃瓜這些蔬菜一定要在氣溫降到零度以前全部采摘完,不然很容易凍死。”說起“種菜經”,已經種了7年蔬菜的余青青說得頭頭是道。余青青告訴記者,在種植蔬菜的前4年,他們每年都會請農業專家給工人做技術指導,她自己一直跟在后面學習,平時也會看很多與蔬菜種植相關的書籍,現在已經算是半個“土專家”。

        12月18日上午,姐姐余青青和弟弟余永斌在自家的基地將蔬菜裝運上車(央廣網發 高凌君攝)

        “土專家”皮膚黝黑,整天都是灰頭土臉的,很多人喊她“黑妹”。余青青的家里沒有鏡子。她說,比起自己的容貌,她更關心蔬菜的長勢。晚上沒事時,她常和父親打著手電筒去大棚,看看黃瓜,摸摸西瓜,內心特別滿足。

        “要想把菜種好,光靠吃苦是不行的,還要懂技術、會管理,眼界也要放得長遠些。”余青青指著蔬菜基地里的聯動溫控育苗大棚告訴記者,為了建這座大棚,他們一次性就投入了七八十萬元,而基地的電氣智能化改造也花費了一筆不小的資金。身邊的人都覺得不劃算,但她卻覺得十分有必要。

        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想干就行。更多的時候,余青青要處理的是自己現代種植技術和工人傳統種植方法之間的矛盾。“之前種西瓜時,我們是希望一棵藤上結的果子越多越好,但青青卻讓我們只留2個,把多余的都掐掉,我覺得好可惜,偷偷地留下來,結果等西瓜成熟時才發現,一棵藤上只留兩個的,瓜又大又甜,一棵藤上留五六個的,瓜就一點點大,味道也不好。”基地工人劉菊香說起這件事來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說,基地的工人很多還是和她一樣有著幾十年種植經驗的“老把式”,但從那之后,她便一心按著余青青的要求去種植,“傳統的方法也不一定都行,種地也還是要相信科學。”

        銷售的事就落在了弟弟余永斌的頭上,銷售要送貨,除了每天要開很久的貨車,還要上貨、下貨,凌晨兩三點就要起床。現如今,在父母的幫襯下,姐弟倆把320多畝的蔬菜基地打理得井井有條,每年能出產各種有機蔬菜一兩千噸,其中辣椒、茄子、花椰菜等獲國家綠色產品認證,穩定供應安慶、銅陵等蔬菜批發市場和多家大型企業食堂,年銷售額達到三四百萬元,公司也發展成了市縣級農業龍頭企業。

        姐弟倆和父母還有余青青的女兒一起在鏡頭前露出開心的微笑(央廣網發 高凌君攝)

        “姐弟倆能吃苦,會干事,對我們大家也都很好,跟著他們干,日子有奔頭。”村民唐真華原本是一名貧困戶,自2016年來到蔬菜基地務工,一年也有兩三萬元收入,唐真華家去年順利脫貧。余青青告訴記者,在基地用工方面,他們一直都堅持困難戶優先,在同等工作量上,付給困難戶的工資要比其他工人每天多一二十元。目前,像唐真華這樣長期在蔬菜基地務工的村民有20多人,其中曾經的5名貧困戶都因此順利脫貧。為了幫助其他農戶發展,她還無償為洲上蔬菜種植戶提供苗種和技術服務。

        “余永斌之前在村里做過扶貧工作,工作十分出色,為村里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很大貢獻。”新豐村黨總支書記吳神友說。在2017年至2019年間,余永斌先后擔任扶貧專干和村委委員,在他的幫助下,新豐村于2019年順利出列,88名貧困戶也于2020年全部脫貧。

        余永斌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2019年離職,是因為當時的蔬菜基地正在實施樅陽縣六大特色種養業扶貧“萬千工程”設施蔬菜項目,需要擴大蔬菜種植規模,他不能很好地做到兩頭兼顧,而這個項目其實也能為扶貧工作作出貢獻。

        “項目整合了7個村合作社項目發展資金140萬元,加上我們自籌的120萬元,一共260萬元,注冊成立了青園心家庭農場,流轉了130畝土地,用于蔬菜種植。”余永斌說,按照項目當時的要求,他們每年會給這7家合作社保底分紅,各村再將分紅量化給各村的困難戶,這樣既可以增加各村村集體收入,也為困難戶帶來了一項穩定的收益。

        鐵銅洲境內土質屬沙壤土,非常適宜種植蔬菜、棉花等旱地作物。現如今,在余青青、余永斌姐弟倆的帶動下,洲上現有鋼架大棚蔬菜基地400余畝,已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

        [ 責編:叢芳瑤]

        標簽: 姐弟 余青青 余永斌 江心洲 劉菊香

        精彩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誠聘英才 | 廣告招商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8-2020  m.chahao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品質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98 28 36 7@qq.com
         

        未經中國品質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