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打造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先行范例
2021-12-21 21:23:29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作為深圳中心城區治理的基礎和重要的支柱,福田財政持續完善國有資產報告制度,針對國有資產主動“亮出家底”,實現國有資產“報告全覆蓋”;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以“一網通辦”為原則“厘清家底”,持續夯實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基礎;大刀闊斧開展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改革,積極探索“管好家底”新路徑,大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探索如何“盤活家底”,在全市率先做好政府物業資產證券化改革項目儲備,深化生產要素市場改革,為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集聚爆發力。
福田區財政局局長羅希德表示,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38號),對福田區國有資產管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該局將進一步完善“一體兩翼”“四輪驅動”戰略,搶抓時代發展機遇,狠抓國有資產管理,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釋放新動能,打造全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先行示范“福田范例”。
“一體兩翼”:提升先行示范區資產管理“標尺線”
福田區財政局副局長周陽上介紹說,“福田財政以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為‘一體’,以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與規范化為‘兩翼’,加快構建安全規范、節約高效、公開透明、權責一致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一體”是指區政府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工作,為國有資產管理的“基本盤”。
為筑牢國有資產管理安全防線,福田財政率先出臺了全市首個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年度報告工作指引,牽頭完成了該區國有資產綜合報告和企業、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專項報告,并編制了多份落實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報告,實現福田發展史上多項“零的突破”。
“兩翼”是指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與規范化兩項工作,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對于信息化方面,首先,福田財政夯實信息化基礎,著手建立資產處置臺賬,編制標準化辦事指南,實行資產處置清單式管理,截至目前審批涉及資產數量超5萬件、資產原值超6億元,審批效率提升80%。其次,該局完善信息化系統,開展系統數據更改權限及流程改革,涉及全區232家行政事業單位、近700萬件資產,最大限度堵塞管理風險漏洞。最后,該局創新性出臺全國首個縣區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監督評價體系,從資產管理完整性、合規性、效率性、效益性4個維度,設立23項細分指標實施監督評價,通過系統自動分析評分,以“一網通辦”為原則,最大程度確保績效監督評價的客觀性。
對于規范化方面,首先,福田財政不斷完善“前端”政策設計,形成國有資產配置、使用、處置、收益全生命周期管理閉環。過去兩年,該局牽頭擬定并出臺25項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多份文件填補政策監管空白,顯現出先行示范價值。而且,該局兼顧激勵約束與獎勵懲罰,優化“后端”結果運用,全面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專項檢查改革。
“四輪驅動”:跑出資產管理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據介紹,福田財政在政府物業資產、經營性國有資產、執法執勤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在建工程四大領域開展專項改革,以“四輪驅動”給力經濟特區中心城區國有資產管理高質量發展。
政府物業資產證券化改革是福田財政此輪國有資產管理改革中的重大亮點之一。為盤活存量資產、拓寬融資渠道,2020年3月,福田在深圳率先啟動了該區“60項攻堅”政府物業資產證券化改革研究。該局開展了深入研究,形成詳實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高規格專家評審;2021年3月,該局將“研究成果”固化形成“制度結晶”,制定項目儲備任務分工方案,前瞻性、常態化做好證券化項目儲備工作。
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試點是福田財政此輪改革的歷史性突破之一。該局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要求,將福田區行政事業單位開辦的28家企業納入區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試點,分清理關閉、保留管理、徹底改制3類情況有序推進工作。福田率先清理行政事業單位開辦企業,對深圳破解歷史遺留問題、輕裝上陣先行示范提供了鮮活的基層樣本。
福田財政抓緊推進了執法執勤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改革。目前,該區已率先完成執法執勤、特種專業技術用車編制數據核實,涉及該區169家單位名下594臺車輛的復雜歷史數據,完成率100%居全市第一。
此外,福田財政還牽頭開展了已使用在建工程轉固專項整治工作。目前,該區累計結轉超600個在建工程歷史項目,涉及金額超190億元,整治進度領跑全市各區,實現了“應轉盡轉”工作目標。
以民為本:聚焦基本公共服務打贏民生保障“主戰場”
國有資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隨著一座座學校、醫院、保障住房拔地而起,福田財政正發揮首善之區先行示范精神,加大國有資產對民生保障的強力支撐作用,打造民生幸福標桿。
教育方面,過去一年,福田財政助力建成公辦義務教育學校12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6840座;建成幼兒園11所,新增幼兒園學位2430座。衛生方面,醫院高質量建設取得新成效,中大八院創建為三甲醫院。公共文體服務方面,福田首家區屬博物館華強北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全國首創在污水處理廠上方建成以足球為主題的海濱生態體育公園,占地7.6萬平方米。住房保障方面,總投資約15億元,完成5個保障房項目購置,推進7個保障房項目建設。(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嚴圣禾)
[ 責編:曾震宇]標簽: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 績效監督 管理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
- 統計局:2021年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2958萬2022-03-04
- 北京出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2022-03-04
- 元宇宙概念異動,這些產業或將率先落地,投2022-03-04
- 國投羅鉀助力沃柑種植,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03-04
- 軍工股走強,俄烏沖突催化裝備發展,行業成2022-03-04
- 劉永好: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2022-03-04
- APP“脅迫下載”只會自砸招牌2022-03-04
- 首筆數字人民幣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03-04
- 政協委員建議將學生群體心理治療納入醫保2022-03-04
- 兩部門: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2022-03-04
- 統計局:2月下旬27種產品價格上漲 生豬價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