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熱點 > 正文

        調查:中年高校教師的職業負荷和健康狀況亟待關注

        2021-12-17 09:04:44 來源:科技日報

        北京大學的一項調查指出——

        中年高校教師的職業負荷和健康狀況亟待關注

        ◎本報記者 張蓋倫

        高校教師,一個傳說中的“理想職業”:有寒暑假,還不用定點上下班。但現實并非如此。高校教師其實是一份極具挑戰性的高壓力職業,他們需要在復雜及不可預測的條件下通過長期投入和奉獻,追求卓越與創新。

        近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和醫學部合作,用院校教師管理部門掌握的教師學術職業負荷和健康體檢的數據,輔以對教師的訪談,完成了一次針對某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醫學部教師的調查。

        他們嘗試初步回答一個問題——什么在侵蝕高校教師的身體健康?

        多重職業負荷導致高校教師疾病發病率顯著提升

        “高校教師總體生理健康狀態不容樂觀,多重職業負荷對他們的生理疾病檢出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顯著影響。”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2021年年會暨“十四五”期間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專題研討會上,該研究負責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鮑威分享了他們的發現。

        此前,國內已有研究指出,高校教師體檢異常率高達90%,亞健康狀態的比例接近70%。

        教師并非生活在純白的象牙塔中,并不能做到心無旁騖地專注學術和育人。有教授在訪談中坦言,只要不退休,就始終會面臨考核的壓力。而且,教師這個職業的內在責任感,也驅動著他們自愿延長工作時間,以至于長期處于休息匱乏和精神疲憊的狀態。

        這一切,都顯著增加了教師的職業負荷。

        工作時長是描述職業負荷的量化指標之一。2014年的調查顯示,我國高校教師在教學、科研與服務上,平均每周投入時間45小時,比2007年同類調查結果增加5小時,以“985”和“211”工程大學為代表的研究型大學教師每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5.8小時。

        也有多位高校教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沒有雙休日,沒有節假日。所謂寒暑假,只是一段稍微能夠靜下心來做科研的日子。

        從醫學角度來講,職業負荷帶來的慢性壓力會引起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代謝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紊亂,職業負荷也可能造成腫瘤類疾病發病率的顯著提升。

        鮑威團隊此項研究的樣本量并不大,但從中也能看出一些問題。

        他們探究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院系服務等職業負荷對教師各項健康異常指標檢出情況的影響。

        結果顯示,教師承擔的研究生指導工作,即博士生和碩士生的指導人數增量,也可能造成高血糖檢出率的顯著提升。就科學研究而言,教師主持科研項目數和發表論文數的增值分別對其高血糖和高血壓指標的異常檢出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學生怎么成了老師的壓力源?

        和教師訪談后鮑威了解到,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快速擴張,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學業基礎和學術志趣都有下滑。如何幫助質量參差不齊地學生提升學業水平已經成為高校教師的職業負荷之一。

        職業負荷對中生代教師和女性教師影響更大

        這些發現,也引起了團隊對中生代教師和資深教師群體健康狀況的關注。

        社會上常關注青年教師的經濟壓力與精神壓力,但中生代教師指導的研究生數量、主持的科研項目數以及承擔的院系服務工作都相對更多。而且,他們已經不年輕了,身體更容易發出各種警示信號。

        “職業負荷對教師健康的負面沖擊凸顯于41歲以上的中生代教師和資深教師群體。”鮑威說。

        中生代和資深教師是學術生產的中流砥柱,他們往往還兼任期刊評審人、公共政策咨詢者等多重身份。這些人通常還是學科領域的帶頭人,要帶團隊,指方向,還要為學科爭取關鍵性的學術資源。

        可以說,中生代教師和資深教師在進入職業中期之后依然奔馳于“快速道”上。他們依然需要保持高質量、高頻率的學術產出,同時還承擔了大量其他工作。“中年教師不僅職業倦怠表現最為突出,甚至因職業負荷過重而陷入重疾的事件也屢有發生。職業中后期教師群體的職業負荷過載和健康危機亟須學界的高度關注。”鮑威表示。

        另一大需要被重視的群體,則是女性教師。

        量化分析顯示,指導研究生的相關工作負荷更易危及女性教師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教師的健康。

        這可能與女性教師更容易與學生共情有關。

        “女性教師更加細膩敏感。”鮑威說,女性教師在學生培養方面可能會投入更多精力與情感,面對學術基礎弱特別是心理方面有健康危機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負擔。實際上,相較于男性同行,女性教師不僅在話語權、發展權、社會聲望和資源分享等方面明顯不足,而且在精神與心理上也處于劣勢。

        鮑威建議,應該建立教師隊伍身心健康支持體系,重點關注中生代教師、女性教師等高風險人群的健康生理指標狀態。

        “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鮑威說,卓越且健康的教師隊伍是高等院校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重要基石。這次,研究者將目光投向高校教師自身,關注他們身體健康這個“樸實”的話題,也是希望更多人關注教師的職業負荷和他們的健康危機。

        [ 責編:張璋]

        標簽: 高校教師 教師指導 教師隊伍 教師群體 職業倦怠

        精彩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誠聘英才 | 廣告招商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8-2020  m.chahao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品質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98 28 36 7@qq.com
         

        未經中國品質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亚洲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亚洲阿v天堂在线|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youjizz亚洲|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