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23年前的這封回信,預見了中國力“量”
2021-12-11 18:08:35 來源:新華社
今年12月11日是錢學森誕辰110周年。就在不久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將錢學森23年前的一封回信捐贈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這封信中,當時已87歲高齡的錢學森預見了中國力“量”。
“您近日來信及所附材料都收到,我很同意您說的我國應統一組織全國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統的技術問題。”錢學森在信中寫道。
圖為回信截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提供)
“量子”,這一今天的熱詞,在當年的中國,卻是一個全新概念。20世紀90年代,量子信息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國際學術界悄然萌芽,而國內研究者寥寥。作為我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研究的開創者,郭光燦敏銳地意識到,量子信息領域將是國家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一環。
1998年,郭光燦籌辦起“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香山科學會議。香山科學會議是國內知名的前沿學術論壇,以基礎研究的科學前沿問題與我國重大工程技術領域中的科學問題為主題。
“為了擴大會議影響力,我想邀請一位著名科學家來主持這個會議。”郭光燦回憶,他當時一下子想到了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
郭光燦立刻提筆給錢學森寫信,誠摯邀請他來主持香山科學會議。令郭光燦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他就收到了錢學森的回信。信中寫道“此事關系到國家大事”,就如何“組織全國力量”,錢學森還在回信中表達了他的看法。
盡管最后因為年齡、身體原因,錢學森未能參加會議,但這封信給了郭光燦極大鼓舞。“這封信是我們出發時的一份重要囑托。”郭光燦說。
果真如錢學森所言——全國力量被組織起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科學家前赴后繼深入量子“無人區”。
21世紀以來,中國量子研究取得多項重大原創成果:多次刷新量子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顯微鏡、量子計算原型機……
時至今日,錢學森信中提及的,幾代科學家心心念念的“國家大事”的脈絡愈發清晰:中國力量成就中國力“量”。
“九章二號”量子計算原型機144模式干涉儀(部分)實驗照片。科研團隊供圖
其實,錢學森的預見遠不止如此:近日一則“錢學森30年前曾給虛擬現實技術取名‘靈境’”的新聞登上了熱搜,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1994年10月,錢學森在給戴汝為、汪成為、錢學敏等科學家的信中就預見:“靈境(虛擬現實)技術是繼計算機技術革命之后的又一項技術革命。它將引發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變革,一定是人類歷史中的大事。”
資料照片
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辦者之一,錢學森時刻關心著中科大為代表的前沿科技研究與教育發展,在與中科大同事們的“見字如面”中暢想未來。
時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教授的錢學森在課后給同學們解答問題。(資料照片,1964年攝)
1992年9月,他在給中科院院士葛庭燧的信中關切地問道:“現在在中國科技大學有材料設計專業嗎?似應設此專業,將來還可以設系。”
1994年4月,他在給中科大時任校長湯洪高的信中說:“我也祝愿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時代發展新方向:納米科學技術,做出重要貢獻!”
同年6月,他在給中科院院士伍小平和中科大教授韓肇元的信中寫道:“預見到21世紀,開創新學科、新專業——材料設計!”
1996年,他在給中科大教授的信中寫道:“今天我們能設想一個元部件的細觀結構是可以隨我們的意愿安排的……上述理論工作能展示我們的前途,您們不應該做嗎?”
字里行間,都是錢學森拳拳科教報國之心,而這顆心已化為一種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中國科技工作者中傳承。(記者陳諾)
[ 責編:陳暢]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
- 統計局:2021年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2958萬2022-03-04
- 北京出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2022-03-04
- 元宇宙概念異動,這些產業或將率先落地,投2022-03-04
- 國投羅鉀助力沃柑種植,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03-04
- 軍工股走強,俄烏沖突催化裝備發展,行業成2022-03-04
- 劉永好: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2022-03-04
- APP“脅迫下載”只會自砸招牌2022-03-04
- 首筆數字人民幣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03-04
- 政協委員建議將學生群體心理治療納入醫保2022-03-04
- 兩部門: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2022-03-04
- 統計局:2月下旬27種產品價格上漲 生豬價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