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金融市場對外資越來越有吸引力
2021-09-09 14:43:21 來源:國際金融報
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雙向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在今年的服貿會上,多部委密集發聲,提出進一步推動金融業系統性制度性開放、資本項目開放,并提高監管和風險防范能力。
此次參加服貿會的畢馬威也將關注點聚焦于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時代人才成長和人才培養等議題中。在接受記者文字采訪時,畢馬威方面表示,中國金融市場對外資越來越有吸引力,而隨著中國資本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的聯動性不斷攀升,對監管提出新的挑戰。
實體經濟對資本市場有更強支撐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正在不斷形成和鞏固。資本市場法律體系逐步完善,也導致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呈現新變化。
畢馬威中國高科技行業審計主管合伙人盧鹍鵬表示,宏觀方面,上半年中國經濟持續回暖,總體處于穩中向好的復蘇過程中。過去一年多,工業生產、出口是拉動疫情后中國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但未來增速可能有所放緩。同時,疫苗接種的普及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斷修復,將使下半年中國經濟的復蘇動能逐步轉向消費和制造業投資。實體經濟對資本市場將有更強的支撐。
此外,中國推動完成證券法修訂,在證券發行注冊制、顯著提升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加強投資者保護等方面作出基本制度規范;推動刑法修正案出臺,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和操縱市場行為大幅提高懲戒力度等,將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完善發展。
但從外部環境而言,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由于近期新冠,尤其是德爾塔變異毒株在全球各國的擴散,增加了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
美聯儲的過度寬松經濟政策,如提高大宗商品價格、疫情和貿易政策導致原材料供給受限、勞動力短缺,將提高企業生產成本。基于美元的國際地位,這將會給國際資本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中美資本市場對于中概股赴美上市企業加強監管,對中國資本市場造成一定沖擊,存在不穩定因素。”盧鹍鵬表示。
資本要素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新的形勢對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提供更多機會,也提出更高要求。
在盧鹍鵬看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40余年的高速發展,具備了“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條件和基礎。當前,中國實體經濟潛力大,產業發展升級的勢頭強勁,資本要素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2019年,中國政府宣布一系列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穩步發展和不斷開放,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持續推進,中國金融市場對外資越來越有吸引力,國際影響力增強。外資市場參與者的進入,將推動本土企業提升專業服務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資本市場“開放紅利”將惠及實體經濟,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開放引入競爭,有助于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推動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
“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主要以散戶投資人為主,機構投資者規模偏小,散戶投資人的專業投資知識以及風險抵御能力相對較弱,因此保護中小投資人利益以及投資者教育是國內資本市場發展的重大挑戰。隨著國內經濟以及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跨境資金流動的規模越來越大,使得中國資本市場與以全球資本市場的聯動性不斷攀升。資金流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金融體系風險和金融監管風險等輸入性風險抬升,對監管提出新挑戰。在考慮吸引長期資金進入國內資本市場的同時,如何容納多元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主體,對監管部門亦提出更高要求。”盧鹍鵬表示。
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正在走向縱深。證監會2021年系統年中監管工作會議強調,把“高質量”作為貫穿“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主線。
盧鹍鵬認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資本市場制度性對外開放。推動境外企業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使證券交易所逐步向全球企業開放,有助于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全球競爭力。
“此外,優化跨境投融資環境,豐富跨境投融資渠道,增強外資參與便利度,進一步引入外資。健全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完善風險管控的框架和制度,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場透明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還可鼓勵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走出去。通過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熟悉和掌握國際資本市場的規則和技術,積累管理經驗,提高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加強與國際監管的溝通與合作,加強跨境審計和國際監管執法,共同防范金融風險。”盧鹍鵬表示。
應充分了解跨境監管框架
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美國是全球前三大資本影響力市場,有著密切的關聯。當前,受到中、美兩地監管部門要求的影響,內地赴美上市企業面臨很多新的監管要求。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4月在博鰲論壇上表示,證監會會堅定不移地推動中美金融合作。8月20日,中國證監會召開2021年系統年中監管會議時提到,要創造條件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
對于推動中美金融合作這一問題,畢馬威亞太地區公共政策和法規(監管)事務主管芮懷漣認為,兩國之間的合作第一個就是彼此了解雙方資本市場的監管環境和風險,包括兩國監管者的權力及其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要求,雙方可以多花點時間,投入一些精力對彼此在框架上、文化上、法律上,包括監管的權力上都增加了解。
“我們看到中國的證監會跟美國的證監會是平等的,但是法律跟監管權力不一致,比如說中國的證監會政治領導可以直接參與指導工作。而美國證監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向國會匯報,總統無法干涉美國證監會的工作。雙方的權力有所不同;第二,對中美雙方的執業環境也要了解,美國把審計放到監管者這邊,而中國的審計師是在中介機構下面,這個框架雙方還不太理解;第三,美國非常注重審計師的意見,中國存在核查,甚至超出審計師的意見。還有法律上,美國講的保密信息可能是對審計師的工作底稿,所以談判的時候,雙方可能不理解,什么樣的敏感信息還沒有達到一致的共識。”
“畢馬威充分理解未來中美審計監管合作的推進會充滿挑戰,并非在一朝一夕間能夠達成。畢馬威一貫支持中美兩國政府之間通過磋商達成互惠互利的審計監管合作協議。這將為資本市場營造誠信、透明和各盡其責的監管和法律環境,促進資本和人才的跨境流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芮懷漣表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
- 統計局:2021年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2958萬2022-03-04
- 北京出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2022-03-04
- 元宇宙概念異動,這些產業或將率先落地,投2022-03-04
- 國投羅鉀助力沃柑種植,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03-04
- 軍工股走強,俄烏沖突催化裝備發展,行業成2022-03-04
- 劉永好: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2022-03-04
- APP“脅迫下載”只會自砸招牌2022-03-04
- 首筆數字人民幣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03-04
- 政協委員建議將學生群體心理治療納入醫保2022-03-04
- 兩部門: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2022-03-04
- 統計局:2月下旬27種產品價格上漲 生豬價2022-03-04
- 最新研究:我國建筑領域二氧化碳排放仍將快2022-03-04
- 堅持有效疫情防控 中國為維護世界經濟的增2022-03-04
- 洗碗機排名前十名的品牌,森歌U3D新品來襲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