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 利好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和龍頭民營機構
2021-09-02 08:42:46 來源:第一財經
新醫改12年來力度最大的一輪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于9月啟動。這項改革的時間表已經確定:通過3至5年試點,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經驗,并于2025年向全國推廣。
8月31日晚,國家醫保局等八部門發布了《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方案提出建立更可持續的總量調控機制、規范有序的價格分類形成機制、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目標導向的價格項目管理機制、嚴密高效的價格監測考核機制等5項重要機制。
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醫改的深水區,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僅對醫療機構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由于價格調整傳導到醫療機構收費端,參保人對此也會有價格上漲、加重醫療負擔的擔憂,因此這項重要的改革必須穩妥推進。
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稱,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不是單純的定價調價問題,不是用單邊漲價來代替改革。讓價格走勢與醫藥控費用、降成本的績效指標關聯,有保有壓、有升有降,不搞大水漫灌。
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
醫療服務價格是重要的民生價格,涉及14億人民群眾、787萬醫務人員、5萬多醫療機構的龐大主體,涉及每年數萬億元的利益規模。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療服務價格涉及多方面利益的深刻調整,不能不動,也不能亂動。
試點方案提出,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推進醫療保障和醫療服務高質量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快建立科學確定、動態調整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
醫改專家、陜西省山陽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徐毓才對第一財經表示,新醫改以來,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就始終占據重要位置。2009年公布的新醫改方案中對醫療機構改革作出了部署,后來相關部門又多次發文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但改革責任沒有落實,政策執行效果不理想。
“試點方案無論從改革的深度、廣度和力度看均是空前的,與之前的文件相比,其中提到的很多內容都是全新的,它的出臺將對醫療服務體系重構產生深遠的影響。”徐毓才說。
試點方案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5+3+4”,即總量調控等五項機制、優化管理權限配置等三個支撐,以及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公立醫療機構政府投入機制等四項配套改革。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廖藏宜對第一財經表示,定價是國家醫保局的重要職能之一。經過前三年的改革,目前醫保局通過國談集采在治理藥耗價格虛高、通過支付方式改革在推動形成合理的診療支付標準等方面效果顯著,為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廖藏宜認為,以病種打包為主的支付標準建立后,藥耗等物耗價格大幅降低則改善了醫療服務總包的成本結構層面,改革一方面不能增加患者的看病負擔,另一方面也不能降低醫院和醫務人員合理的收入報酬,為了更好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與勞務價值,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刻不容緩。這也是對醫療服務領域多年來受詬病較多的問題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
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并不是給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打補丁”,不是把后者擠掉的不合理收入通過醫療服務漲價找補回來。
集中帶量采購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創造了有利時機,但在具體推進上還是要“橋歸橋、路歸路”。集采降價降費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為醫療服務價格贏得了改革的窗口,但兩項改革各有各的內在邏輯,不是靠降價漲價進行醫藥費用平移、轉換和騰挪,不能成為簡單的“蹺蹺板”關系。
總量調控下價格有升有降
試點方案提出,建立更可持續的價格管理總量調控機制。在價格調整總量范圍內突出重點、有升有降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發揮價格工具的杠桿作用。
徐毓才表示,資金是維持醫療機構正常健康運行的關鍵,在當下全面實行藥品耗材零差率、藥品耗材集采快速推進和范圍不斷擴大、打擊騙保常態化的情況下,全國醫療機構普遍出現業務收入下降,正常運行面臨空前壓力,薪酬制度改革勢在必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迫在眉睫,改得好不好直接影響醫療機構的生存與發展。
廖藏宜認為,這次改革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而言,是一項利好。以后通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高醫療服務能力與技術,可以獲得更體面、更能體現自身服務價值的收入,也可以鼓勵創新與學科能力建設、規范無效醫療與過度物耗支出行為。
徐毓才認為,醫療機構應該充分參與到這場改革中,不但要關心價格,更要關注與價格看似關系不大的其他方面工作,包括醫院綜合改革和醫保制度改革,這些改革不但決定價格改革的空間大小,還決定醫院的工作績效。
一位醫療服務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試點改革將有助于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讓醫療機構充分參與、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堅持公立醫療機構公益屬性,建立合理補償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有助于促進醫療服務創新發展,提高醫療衛生為人民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針對一些業內人士和參保人對醫療服務價格可能會持續上漲的擔憂,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不是用單邊漲價來代替改革。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制度和體系。要讓醫療服務價格管理進入標準化規范化的軌道,要讓價格走勢與醫藥控費用、降成本的績效指標關聯,有保有壓、有升有降,不搞大水漫灌。
廖藏宜認為,對于參保患者而言,也不用擔心該項改革會增加看病負擔,方案提出分類調整思路,對于普遍開展的通用項目,政府會把控好價格基準,保證基本醫療服務的公益性,對于體現技術難度的復雜項目調到合理價格水平,雖然患者收費價格提高了,但醫保會通過醫保支付等其他配套措施來分擔化解。
利好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和龍頭民營機構
試點方案提出,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區域公立醫院醫療設備配置管理,引導合理配置,嚴控超常超量配備。加強公立醫療機構內部專業化、精細化管理。規范公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診療行為。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改革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實現醫務人員薪酬陽光透明,嚴禁下達創收指標,不得將醫務人員薪酬與科室、個人業務收入直接掛鉤。
國投瑞銀醫藥基金經理肖漢山對第一財經表示:“試點方案意味著醫院不同環節收費水平將出現明顯的調整,提高門診、操作及手術等技術性服務,降低設備診斷、藥械產品等收費水平,進一步打破藥械養醫的模式,提高醫生陽光化收入;另外從科室角度來講,會降低技術標準化的治療項目的收費。”
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激勵約束機制和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相連接,公立醫院在規范診療行為、控制成本和費用等方面進行“刀刃向內”的改革,成為有助于打開醫療服務調價窗口、擴大調價總量的鑰匙,為公立醫院向改革要紅利、向管理要效益增添了機制保障。
改革還將影響到一些民營醫療機構。肖漢山認為,醫療服務定價改革實施后,私立綜合性醫院影響預計不大,但私立專科性醫院的影響目前具有不確定性。“從二級市場可選投資標的來說,專科醫院較多,預計短期對估值的影響會比較大。”
近年來眼科、口腔科以及泌尿科等領域逐漸誕生了一些專科化的民營醫院,并受到資本的大力追捧。
“這些醫院的優勢是能夠提供一些操作技術相對簡單,又能夠形成流水操作的醫療服務,疑難重癥還要靠公立醫院來解決。”一位醫療系統專家對第一財經表示。
8月31日收盤,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公司股價大跌,但9月1日收盤股價有所回升。其他民營醫院板塊企業中,復星醫藥股價大漲3.6%,人福醫藥大漲近3%。
廖藏宜表示,這次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從醫療產業的角度而言,其實是有一定好處的,因為它調整的價格是收費價,如果體現醫療服務和能力的產品價格提升了,相當于政府的指導價提高了,對于民營醫療機構來說也是利好。
上海創奇健康研究院創始人、執行理事長蔡江南對第一財經表示:“我國長期以來對公立醫院和民營醫療機構的定價采取了雙軌制,公立醫療的價格長期壓得非常低,民營醫療盡管有定價的自主權,但最好的醫療資源仍然集中在公立醫院,因此公立醫院占到中國醫療服務市場80%到90%的份額。”
他認為,此次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如果將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服務價格差距縮小,那么對民營醫院可能會有推動作用。“很多民營醫療其實不怎么賺錢,有的還虧得很厲害,公立醫療價格改革可以對民營醫院有一個正向的推動作用,使其形成比較積極的盈利模式。”蔡江南說。
他還表示,從醫生資源來看,當醫生收入陽光化以后,會有助于民營醫療機構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吸引人才。
標簽: 醫療,價格,醫院,管理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農業農村部:對農業科創企業支持貸款規模提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持續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2022-03-04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
- 統計局:2021年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2958萬2022-03-04
- 北京出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綜合監2022-03-04
- 元宇宙概念異動,這些產業或將率先落地,投2022-03-04
- 國投羅鉀助力沃柑種植,為大理再添一抹亮色2022-03-04
- 軍工股走強,俄烏沖突催化裝備發展,行業成2022-03-04
- 劉永好:多舉措節糧提效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2022-03-04
- APP“脅迫下載”只會自砸招牌2022-03-04
- 首筆數字人民幣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