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2021年營收突破2000億,布局全球新業務進入到收獲期
2022-03-31 15:35:10 來源:第一財經
3月30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2021年營收達到2072億元,同比增長3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18.3億元;實現每股收益0.93元。
年報顯示,順豐控股2021年全年完成速運業務105.5億票,同比增加29.7%;而營收從2017年上市時的710億元,到2021年的超2000億元,順豐只用了5年。這既體現了中國速度,也更具順豐特質:基于成熟高效的快遞網絡,打造多元化布局,通過“內部培育+外部并購”,圍繞物流生態圈,橫向拓展新業務、整合優秀行業伙伴,不斷探索業務邊界,從工業制造、到商業流通、農產品上行、食品及醫藥冷鏈、國際貿易、本地生活等各個領域。
如何扭轉一季度頹勢
梳理順豐的年報可以發現,公司在2021年的業績呈現低開高走態勢。
2021年一季度,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順豐出現了上市后的首次虧損。
但在一季度度后,順豐快速回歸有質量發展的軌道,通過戰略層、客戶與產品層、成本層、運營層的多項行之有效的經營舉措與管理優化,成功推動公司業績逐季修復。年報顯示,公司 2021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17.49億元、10.38億元和24.71億元,并迎來上市以來最好的第四季度業績。
順豐控股2019至2021年量件及營收變動
扭虧的背后,與順豐在這期間的兩大舉措不無關系。
一是抓精益化管理。
對于正在不斷變“大”的順豐,業務板塊多,產品線多,業務場景多,如何形成協同效應,讓管理產生效益,就顯得異常關鍵。
為此,順豐在四網融通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
所謂四網融通,是指場地融通,中轉融通,運輸融通,終端區隔。
在前端,順豐通過使用大數據、算法技術動態預測客戶需求和業務量,在后端實現精準匹配資源投入和動態調度,并持續推進四網融通,加強場地、干支線資源整合,提升自動化設備水平,公司的營運操作效率穩步提升,從而改善整體效益。
2021年,順豐成功實現一二線城市281個場地的融通,三四線城市162個場地的融通;通過優化干支線資源,2021年共達成超1600條干線融通,單趟載重提升超1噸,推動快運產品平均全程時長縮短3個多小時;通過對大小快慢不同類型的快件匹配不同的營運操作模式,提高快遞小件分揀效率,2021年釋放快遞中轉場產能約4億票,減少相關中轉場的投入。
在末端,順豐實行派件區隔,大件逐步劃由快運網絡派送,保障快遞業務時效達成;豐網速運的加盟站點實現自派142個城市,減少對直營快遞站點依賴,有效降低派送成本。
第二方面則是優化收入結構。
在服務客戶方面,尋找更多優質長期合作伙伴,圍繞客戶分層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針對性市場策略,調優客戶和產品結構,同時自身也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提升收入質量。
而順豐有質量發展的舉措在運營中也獲得了正向反饋。
2021年順豐票均收入維持在16.25元/件,單票收入相對偏低的經濟快遞和同城急送業務量增長較快對整體的票均收入有所影響,但隨著順豐在2021年持續推進客戶分層與產品結構優化的經營舉措,收入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到2021年第四季度,單票收入回升到16.56元/件,達到與2020年第四季度同比基本持平的水平。
年報顯示,2021年順豐的時效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3%,在 2020年因防疫緊急寄遞需求旺盛帶來時效業務增量較大的基礎下,2021年仍取得穩健增長;經濟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4.7%,得益于公司圍繞電商客戶分層推出適配其服務品質和價格需求的高性價比服務,促使電商件業務量提升。
新業務培育進入收獲期
在傳統快遞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順豐對新業務的培育也進入到收獲期,經過近4-5年的孵化培育,新業務在各自細分賽道均成長為行業領頭羊。
年報顯示,在2021年,順豐新業務的整體占比從2020年28.2%提升到2021年的占比38%,增幅高達近10%。
順豐控股分業務板塊收入及占總收入比
其中,順豐快運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232.5億元,同比增長25.6%,營收規模連續兩年位列中國零擔快運行業第一。
順豐冷運實現營業收入78.0億元,同比增長20.1%,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冷鏈物流百強榜”第一。
于去年12月實現港交所獨立上市的順豐同城營收達到50億元,增幅達到59.1%,已成長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
冷運及醫藥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1%,通過營運模式的創新、科技的應用,提升冷鏈業務效益與競爭力,服務更多的客群。
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不含稅營業收入392.0億元,同比增長199.8%,占順豐業務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8.9%。一方面因為公司四季度合并了完成收購的嘉里物流,令公司的全球網絡布局,國際貨運航空網絡建設,尤其對東南亞地區的市場開拓進入到新階段,另一方面公司自身的供應鏈業務及國際快遞業務都取得了良好增長。
此外,由順豐投資的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工程跑道、航站樓、塔臺、貨運站等主體設施建設也基本完成,并在2022年3月完成了試飛。
鄂州花湖機場作為核心航空貨運樞紐,1.5-2小時飛行可覆蓋經濟人口占全國90%的地區,機場空港城有望引入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生鮮冷鏈、跨境電商、電子備件、應急救援等產業,結合順豐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全貨機航線,助力實現國家產業升級,提升國際供應鏈實力。
嘉里物流的貨量優勢加上順豐的航空運輸能力,及即將建成的鄂州機場作為國際貨運樞紐,將有望壯大公司國際航空網絡,以及全球海陸空多式聯運能力,全面提升順豐于國際物流市場競爭力。
相關分析師也表示,鄂州機場投入運營后將補全順豐快遞時效網絡最后一塊拼圖,進一步提升產品時效,以快網優勢哺育慢網,最終將構建多層次快遞產品結構。依靠大數據進一步把控成本,提高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務規模增長的同時,順豐也打通了新業務的融資渠道。2021年順豐房托、順豐同城均實現了在港上市,搭建國際資本運作平臺,拓展公司多元化融資渠道,成為順豐多元化布局戰略的重要里程碑。
布局全球市場增強“海陸空“綜合實力
在2021年10月底,順豐還成功完成了A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200億元,在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滿足未來發展的資金需求的同時,也為公司建成完善覆蓋全球、高效可靠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目前,順豐除了建成覆蓋了國內335個地級市,2859個縣區級城市的服務外,國際快遞及供應鏈業務也已覆蓋98個國家及地區,跨境電商包裹業務覆蓋225個國家及地區。
截至2021年末,順豐航空作為國內最大的貨運航司,自有貨運飛機達到68架,覆蓋53個國內站點,35個國際及地區站點,全球累計運營111條航線,5.78萬次航班。
通過對全球市場的布局,順豐也掌握了豐富的運輸方式資源。2021年末,順豐在全球運營管理超9.5萬輛干支線貨車,其中國內超13萬條運輸線路,末端收派車輛超9萬輛;高鐵產品開通563個流向;其中特快班列4對8列,鐵路普列開通130條線路,發貨總量近48萬噸;開通203條線路國際班列,覆蓋31個國家及地區,處理鐵運貨柜量超8.1TEU;在海運方式中,順豐目前開通約2萬條海運線路,觸達超1000個港口碼頭,覆蓋177個國家及地區,海運發貨量超30萬TEU。公司當前的“海陸空“一體化立體資源庫,能夠為客戶提供國內及跨境多式聯運服務,綜合實力持續加碼。
對于已經到來的2022年,順豐表示將保持合理的增速,不盲目追求擴大規模和份額 ; 調優產品結構,確保盈利較好的時效類產品擁有穩定的增速 ; 保持健康的收入質量,增收的同時注重效益回報;同時堅持以科技助力經營效率與服務能力的提升 ;資源融通長遠布局,解決重復建設問題,以精益思維規劃經營 ; 此外將鞏固服務競爭壁壘,從產品規劃、客戶經營、營運網絡變革去提升競爭力。
而根據順豐制定的2025年戰略目標,公司還將全面完成數字化轉型,打造“數據支持決策”“數據驅動業務”“數據賦能客戶”的核心能力,形成“小前臺、大中臺、扁平化和自驅式”為特征的數字化組織體系; 整合優質資源,提速國際業務發展,形成更均衡的國際國內業務組合,完成全球智慧供應鏈布局,打造高效可靠國際供應鏈;確保業務規模和公司價值亞洲第一、全球前三,持續健康經營,為客戶構建開放的數字化供應鏈生態 。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順豐2021年營收突破2000億,布局全球新業務2022-03-31
- 茅臺營收首度破千億,經銷商減少,直銷收入2022-03-31
- 充電寶廠商華寶新能首發過會 “電小二”母2022-03-31
- 央行新一屆貨幣政策委員會首次例會:加大穩2022-03-31
- 生態環境部:我國污染防治攻堅戰正在向新污2022-03-31
- 20億元!中央財政下達14億元夏糧小麥促壯穩2022-03-31
- 8000億元!水利投資再迎政策暖風,概念股發2022-03-31
-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發布,中藥板塊沖2022-03-31
- 官宣 | 全民揮桿,為夢而戰,高爾夫尊中2022-03-31
- 18點至21點才是員工加班時間,公司拒絕支付2022-03-31
- 生態環境部:治理新污染物重在“篩、評、控2022-03-31
- 生態環境部將推動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2022-03-31
- 不遵守核酸檢測秩序還不滿民警勸阻,長春一2022-03-31
- 公安機關筑牢反詐“防火墻”,守好群眾“錢2022-03-31
- 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工信部回應了!2022-03-31
- 天津私人影院亂象調查:網紅濾鏡嚴重衛生狀2022-03-31
- 借名給女友買車,結果發生交通事故,被判連2022-03-31
- 山西晉中榆次區3名業主買房8年仍未拿到房款2022-03-31
- 入職1年2次績效考核不合格,公司要求員工辭2022-03-31
- 工信部重拳出擊!3款惡意免費WiFi類APP被查處2022-03-31
- 一年有1800萬輛待報廢車 僅2、300萬輛進拆2022-03-31
- 人民網評:防疫關鍵階段的上海,需要更多溫2022-03-31
- 對標比亞迪宋PLUS DM-i 奇瑞瑞虎8PLUS 2022-03-31
- 專家:車企多數只做多為邊緣芯片,核心芯片2022-03-31
- 明明食品有問題,外賣店鋪卻不承認?這些問2022-03-31
- 核酸檢測不能“啊”出聲?疾控專家釋疑2022-03-31
- 陜西銅川:餐飲商超復業 穩步恢復市場主體2022-03-31
- 中國海警筑牢海上防線 嚴防海上疫情輸入2022-03-31
- 產業興 業態豐 收入增(關注農業農村現代2022-03-31
- 各地穩投資促增長 扎實推進重點項目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