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 中國裝備制造業面臨風險和挑戰
2020-08-12 10:25:32 來源:人民日報
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如何探尋創新發展的應變之道?在日前舉行的機工智庫發布會上,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的專家紛紛建言獻策。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表示,從外部看,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全球制造業的價值鏈和產業鏈面臨重構;從內部看,我國裝備制造業許多老問題和新風險的解決已迫在眉睫,考驗著產業內生韌性。
“雙重壓力下,我國裝備制造業要緊緊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窗口期和機遇期,加快提質增效、加速轉型賦能,提升產業鏈國際競爭力。”石勇說。
機工智庫研究員陳琛認為,目前共享制造受到歡迎,使先進制造工藝和流程的共享成為可能,將助力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例如一些園區和產業集群里的企業開始共享工廠、生產設施、檢測設備,未來甚至可以共享資金、專利、經驗和技術服務等。”
這種共享是基于云平臺和互聯網實現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讓不同企業間的資源可以實現高效協同,讓更多產業組織從封閉型走向開放型,從而整個產業鏈的聯系將更加緊密,也更有利于技術的研發突破。”陳琛說。
“我國裝備制造業應加快轉型,努力搭上大數據、人工智能、5G應用的‘快車’,進一步夯基礎、強工藝、補短板。”機工智庫研究員司建楠說。
司建楠表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更好地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加速轉型賦能,支撐和助力裝備制造業發展從量的積累、點的突破逐步轉為質的飛躍和系統能力的提升。“目前,裝備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改造、上‘云’進程仍有待進一步推進,只有實現數字化技術的互聯互通,才能實現共享制造。”
基于外貿、新技術等影響因素的分析,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建議,從短期看,我國裝備制造業要注重“補鏈”,梳理供應鏈斷點,盡快找到替代方案,確保產業鏈平穩;從中期看,要著重“固鏈”,疏通短板裝備“卡點”,聚焦“卡脖子”的重點領域,確保產業鏈安全;從長期看,要做好“強鏈”,抓住“新基建”政策窗口期,解決大而不強的問題。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民主不民主實踐最有說服力,人民最有發言權2022-03-04
- “動態清零”做法符合中國實際情況 中國為2022-03-04
- 中國空間站今年將全面建成 首次實現6名航2022-03-04
- 履職一年間丨全國人大代表柴閃閃:給靈活就2022-03-04
- 神十三乘組4月將返回,今年再送6名航天員進2022-03-04
- 香港同心抗疫里的“凡人微光”,真美!2022-03-04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追夢綠色,守護凈2022-03-04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北京冬奧會讓冰雪2022-03-04
- 農業農村部:對農業科創企業支持貸款規模提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持續增強中小企業發展信心2022-03-04
- “建議取消中小學生各種藝術考級”引熱議 2022-03-04
- 全國政協委員丁磊:建議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2022-03-04
- 電腦忘記密碼怎么辦?教你一招,半分鐘就能2022-03-04
- “大媽”排隊買金場景難再現2022-03-04
- 不下載APP不給看全文?工信部:立即整改!2022-03-04
- 愛看評論 愛比價格 這代年輕人購物有個性2022-03-04
- “互聯網一代”開啟新節儉模式2022-03-04
- “全過程人民民主”“動態清零”……兩會全2022-03-04
- 創意微視頻|微光2022-03-04
- 數評兩會:21億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022-03-04
- 微視頻 | 你聽,被愛著的感覺,真好!2022-03-04
- 【代表委員話三農】宋豐強:聚焦黃河綠色發2022-03-04
- 有事好商量丨小巷里的懇談會2022-03-04
-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齡如何計2022-03-04
- 工地發放工資卡“不符合要求”,只能去指定2022-03-04
- 騎車下班途中“自摔”受傷,難以認定為工傷2022-03-04
- 女性平等就業權相關法律有哪些?怎么規定的2022-03-04
- 數據統計:《艾爾登法環》在Steam上售出1002022-03-04
- 張業遂: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