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取用,老人優先”——長春那些鄰里互助的暖
2022-04-02 10:41:23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吉林頻道
吉林長春市,如今遍布疫情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
封控區里足不出戶,管控區里足不出單元。要把米面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急需的醫療物資配送到戶,特別是要服務保障好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以及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談何容易。
人到難處鄰里來。
面對疫情,鄰里互助的微光閃耀,在料峭春寒中釋放暖意。
“物資共享,按需拿取,已消毒”
“1單元,一進門的門廳里,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大米和面條,有需要的親可以來取。”
在長春市綠園區某小區業主群內,一張菜籃子的照片引發群內熱議。
“放了些零食,想吃的鄰居去拿吧。”
“我媽腌的大鵝蛋,我這就送過去。”
“放了點米,都消毒了!”
“我看看我家有啥。”
群里熱議的菜籃子,放置在該小區一單元樓內。原本空空的菜籃子,現在裝上了大米、掛面、蔬菜還有零食,還有一些洗衣液等生活物資。菜籃子旁,貼了張紙條:“免費取用,老人優先。”
長春某小區居民自發分享物資。鄭智文攝
在長春,這樣的鄰里互助并非個例。近日,一則短視頻在網絡走紅。視頻里,長春一小區電梯里放了一個物品柜,柜子上放了一些蔬菜、零食和日用品。物品柜上方,還貼了張紙條:“物資共享,按需拿取,已消毒。”
“大家誰有困難的就群里說一聲,互相幫助一下。”有居民在群內發言。
“如果群內有老人獨自在家,不會網購食物的,請致電”
“誰家有獨居老人,物資還夠嗎?”
“我們樓里有幾個,我去問問。”
消息一出,群內又熱鬧了起來。
“樓上有個90多的大娘,剛剛聯系上了她家保姆,說物資還夠,但還想買點蔬菜。”
“我們這有個70多歲的大爺,剛問了,說物資還行。”
“已經和認識的大爺說了,缺啥就直接和我說。”
同樣的場景也在綠園區另一個小區業主群內發生。“如果群內有老人獨自在家,不會網購食物的,請致電。如果身邊有需求的老人,可以將我的電話告知。”長春市某小區群內,一則“通知”發布。
“咱家對面的老人自己在家呢,我問問。”
“八十多歲了,估計阿姨她姑娘抗疫在一線,你們多幫幫阿姨吧。”
“遠親不如近鄰吶!”
“通知”剛發布,群內的熱心鄰居即刻回應著。
“大娘,我把菜給您放門口了,您待會出來取。”長春市某小區內,一位年輕姑娘將一些蔬菜打包好,放在一戶居民門口。“前幾天當志愿者,被分配去了一個老人比較多的社區,很有感觸。這都樓上樓下的鄰居,她兒子去抗疫一線了,想著老年人獨自在家挺不容易的,我家就我自己,給送點菜。”
4月1日,對方向該女生表示感謝。受訪者供圖
“不用給錢了,拿去用吧”
“各位鄰居你們好,我有事請求支援,我的孩子給居民做核酸檢測,站在外面很冷,我們家的熱貼都用完了,你們哪位有,賣給我、或者借給我,只要有就行。”
清晨五點多,長春市某社區網格群內,一位母親正在為當志愿者的孩子尋求暖貼。“太冷了,孩子早晨4點就起床,5點多就去核酸檢測點,晚上回來得很晚,急需熱(暖)貼。”
“我家就剩這兩包了。”過了十幾分鐘,一位鄰居拍了張暖貼的照片發到群內,“要是用的話就拿去吧。”
“孩子早早就就走了,你這個她明天能用上。這些多少錢?因為你也是買的。”
“不用給錢了,拿去用吧。”
“我家有八個,要用就來取。”
“我在給學生上網課,你過來直接取走,還有幾雙自熱鞋墊。”
“我家還有50多片,送給你吧,孩子太辛苦了。”到早上八點,群內已經有多名鄰居聯系這位母親,以愛心回應著她的求援。
居民在社區網格群內求援。圖源網絡
不只是暖貼的求援有回音,止痛藥、電池、A4紙等急用的生活物資的求助和支援也頻頻出現。在有的小區群內,還有高中數學老師發布公益答疑的消息:“本人是高中數學老師,每天可以利用一小時時間,分別給幾個學生進行答疑,解決網課聽不懂的知識和題。”
“在家也出不去,尋思做點有意義的事。”該老師補充到。
鄰里互助,善意匯聚,涓滴成河。小區內的菜籃子,放置了三天,仍有物資,品類各異;給大娘送菜的年輕姑娘,今天(4月1日)收到了大娘兒子表示感謝的禮物。“濃濃的鄰里情在這個有點冷的春天里,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愛,還有感動。”一位居民在小區業主群里說。
文字:鄭智文
[ 責編:楊煜]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免費取用,老人優先”——長春那些鄰里互2022-04-02
- 3.5萬元→7000元!人工關節集采落地 患者2022-04-02
- 向家人揮手的40余天2022-04-02
- 3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公布:經濟增速回調2022-04-02
- 助企紓困 多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實施2022-04-02
- 廣州尼克華菲服裝品牌創始人阮麗飛:夯實高2022-04-02
- 航天專家解讀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返回”2022-04-02
- 上海天氣開啟晴暖模式 清明假期沒有“雨紛2022-04-02
- 上海昨日本土新增260+6051 警方已督促22.42022-04-02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60例、無癥狀感2022-04-02
- 2022年4月1日上海抗疫熱點匯總(0時~18時)2022-04-02
- 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2022-04-02
- 全力紓困解難2022-04-02
- 轉債投資熱勿忘有風險2022-04-02
- 銀行服務小微重在落實2022-04-02
- IntelArc銳炫獨立顯卡誕生,首發只有54億個2022-04-02
- 江西吉安吉州區發現2例外省輸入核酸陽性人2022-04-02
- 山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8例、本土無癥狀感染2022-04-02
- 云南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04-02
- 北京致敏花粉進入高峰期 清明假期大風開場2022-04-02
- 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60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04-02
- 清明節期間全國大部天氣晴好 東南部及南部2022-04-02
- 上海,偉大的城市,偉大的市民,一定會度過2022-04-02
- @2022研考生 調劑意向采集系統已經開通啦2022-04-02
- 天風國際郭明錤:中國主要安卓手機品牌今年2022-04-02
- Intel發布Arc銳炫系列獨立顯卡 性能或與RT2022-04-02
- 央視曝光:口罩打濕后過濾效率約80%,專家2022-04-02
- 高德發布“停車導航”功能:全程動態引導用2022-04-02
- 微信圖標話題登上熱搜榜一!蘋果iPhone如何2022-04-02
- 成立18個月后,首款國產全功能GPU產品誕生了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