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上下不斷織密照護服務網 為“一老一小”托起穩穩的幸福
2021-10-14 09:04:21 來源:西安新聞網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預計“十四五”時期這一數字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是與千家萬戶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更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舉措。聚焦“一老一小”兩個重點群體,關心關愛老年人晚年生活,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不斷滿足全齡段群眾多元化需求,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期待。為更好地照顧“一老一小”,近年來,全市上下不斷織密照護服務網,為“一老一小”托起穩穩的幸福。
在家門口養老 幸福只有“一碗湯的距離”
不用離家,老人只要打個電話,可口的飯菜就能送到身邊;不用離開生活的小區,老人就可以躺在按摩椅上和老友們喝茶、下棋;不用去醫院,就有專業的養護人員給老人提供日常健康體檢服務……如此精細化、溫情化的生活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65歲的陳友會家住華清東路海納物流小區,自從今年8月底家門口的向陽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開門運營開始,她每天的生活就變得豐富起來。“早晨起來遛遛彎,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接著我就到社區艾灸、按摩、看書,和其他老人一起聊聊天、下下棋……”陳友會說。
同一社區的謝嬌英是陳友會的“老伙伴”,她說:“等社區的助老餐廳“飯大爺”開放后,一日三餐都可以在社區解決了,日子會過得更瀟灑。”
如此祥和的場景在韓森寨街道福邸銘門社區每天也在上演。“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托管照顧、休息餐飲、康復娛樂等日間照料服務,老人們白天來這娛樂休閑,還有人照顧,晚上到點回家,既幫助老人排解了寂寞,也為忙于工作、無暇照料老人的子女解決了后顧之憂。”在福邸銘門社區黨委書記、主任藺倩的介紹下,記者參觀了整個養老服務中心,在這個400平方米左右的地方,有多個獨立的房間是老人們的休養區,公共生活區域有助浴室、洗手間、閱覽室、康復訓練室、娛樂室、理療室等等,樓下還設有社區餐廳,麻雀雖小,卻能滿足老人養老中的所有需求。
“在家沒啥事,一大早就過來,這里的護理員勤快、利索,還陪我們老人聊天,餐廳每餐有十幾個菜品可以自由選擇,很多社區老人都來,都是老鄰居了,相處起來跟一家人一樣。”該社區70歲的王大媽是養護中心的常客,對于這種“養老不離家”的服務方式非常認可。
“在家門口吃上一頓健康營養、物美價廉的熱乎飯,平常能有人陪著一起說說笑笑就能知足了。”住在五路口附近鐵路一號院的90歲老人孫秀蘭坦言。的確,就餐問題,一直是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目前西安市充分整合養老服務機構資源,不斷健全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涌現出了“飯大爺”“中央廚房”等老年助餐服務模式,有效打通了老年助餐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將實現家門口養老,縮短至“一碗湯的距離”。
中午飯點剛到,居住在西三路社區的陳達善老人和往常時間一樣來到了社區“飯大爺”老年助餐點排隊點餐。陳達善說:“年齡大了,飯菜健康營養均衡就行,在家自己做飯沒有在老年餐廳吃得豐富,這里的飯菜每天都換新花樣,有葷有素,便宜實惠。”餐后,陳達善還拿出兩個空餐盒,又打了一份兩葷兩素的套餐準備給老伴帶回家。“老伴之前做了髖關節手術,出門不方便,我吃完給老伴帶回去,到家飯還是熱熱乎乎的,我們兩個人吃頓午餐只需要14元,比在家做飯吃還劃算,這個餐廳真是解決了我們生活的大難題。”陳達善說。在胡家廟街道的萬東社區餐廳,同樣每天都會接待轄區上百位老年人就餐,除了堂食之外,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社區還會安排志愿者送餐上門,真正實現了“不離家”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養老服務。
“15分鐘養老圈”
讓老年人“老有頤養”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數據顯示,我國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為主的現狀,要求社區層面做好配套服務。
記者從西安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161.9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6.19%,人口呈現老齡化、老年家庭空巢化、群體結構多元化的特點,我市連續四年將居家養老服務納入惠民實事。目前,我市有養老機構153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829個、農村幸福院1109個、日間照料中心106家,累計建成各類養老床位5.6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6.1張,全市基本建立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級養老服務體系。
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了《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西安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2018-2030年)》等文件,對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目標、規劃布局、服務標準、運營模式等予以明確。為了更好地為市民辦實事,我市先后制定印發了“15分鐘養老圈”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采取“新建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優化整合一批”的措施,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計劃到2021年覆蓋100%城市社區和80%以上農村社區,同時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以獎勵補助、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著力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榮華歡樂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就是其中一家專門從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該組織負責人何穎告訴記者,目前在西安建立了65家門店,通過社區養老示范站、醫養結合示范點,致力于打造一站式養老服務平臺和“15分鐘養老生活圈”。記者在一家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內看到,這里除了日間照料、老年餐廳、居家上門、健康服務等常規養老生活服務外,還有家庭適老化改造、老年大學、文化旅居、公益學堂等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同時,榮華歡樂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積極打造信息化平臺,通過智能網關、無限呼叫器、智能手環等科技手段為老人服務。
除了“榮華”這一品牌外,西安還引進了50多家社會組織參與210余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幸福院養老服務。積極探索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推進“公建民營”,目前,全市已有7家“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全面推進全齡化社區養老,讓老年人“老有頤養”。
家有年幼子女
家長們期待社會發展能更加“適兒化”
2019年,“幼有所育”作為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內容,已經被國家擺在首要位置。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和重視0-3歲嬰幼兒育護工作。
在2021年3月正式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針對公辦幼兒園入園難、民辦幼兒園入園貴、0-3歲嬰幼兒托育機構少等等問題指明可時間表和路線圖。規劃綱要提出,將在“十四五”期間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并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由目前的1.8個提高到4.5個”列入“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此外,規劃綱要以專欄形式提出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示范,加強校外活動場所、社區兒童之家建設和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完善兒童公共服務設施;支持150個城市利用社會力量發展綜合托育服務機構和社區托育服務設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萬個以上。
在西安,越來越多的托育機構在社區、公寓、寫字樓、商業中心等人口集中的區域開辦起來。華清學府城社區內就有這樣一家面向0-3歲幼兒的托育園。針對社區人口多、育齡婦女集中的實際情況以及居民反映雙職工家庭年幼子女看管難的問題,2019年華清學府城社區一家由衛健部門指導、街道支持、社區共同參與管理的社區托育園開始運營了,這也是西安市第一家托育系統備案機構,陜西省第一批試點托育園。
近日,記者走進這家托育園看到,內部的裝飾色調以親自然為主,設有活動室、閱讀區、保健室等,并配備全方位監控系統,為嬰幼兒提供多方位的保護。園區負責人張坤介紹,園區分為兩個部分,共800平方米,根據幼兒園年齡配備有教師、保育員,目前園區內共有幼兒30人,教職人員共12人。“從社區的統計數據看,小區共有1萬多人,其中20%-30%的家庭中有學齡前幼兒,居民對于托育園的需求量很大,但作為小區居民家門口的托育園,目前園區的場地有限,接收的孩子數量也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進來,大家一起努力幫助年輕爸媽們有效解決家有0-3歲幼兒照護這一‘甜蜜負擔’。”該托育園執行園長張瑜說。
“小區里有了托育園對于育齡婦女是好事,特別是對于家有幼兒的雙職工家庭來說更是利好,但是現有托育園的承載量有限,托育園整體托位不足,公益性和普惠性也有待提高。”采訪中一位家長坦言,家里2歲的二胎正在一家民營的托育園托管,每個月托費算下來需要4000多元,這對于工薪家庭來說經濟壓力比較大,她希望相關政策能加快落地,整個社會發展能更加“適兒化”,讓更多的家庭獲益受惠。
服務好“一老一小”
是最大的民生
“一老一小”牽動著每一個家庭,服務好“一老一小”,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實的民生。
“目前全市居家社區養老硬件設施仍不盡完善,服務內容供給和專業人員支撐尚存不足。”市政協委員劉西京認為,要加快編制“十四五”養老服務設施和項目布局專項規劃,積極發展嵌入式養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調動社會各方資源,不斷完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餐廳、兒童托育中心的硬件設置和配置。針對不同年齡人的需求定制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將存量廠房、閑置用地改建為養老設施、公益性普惠性托育機構,盤活區內資源。采取公益性崗位、志愿服務的形式,充分釋放社會資源,形成集中照料、護理老年人、看護幼兒的模式,進一步降低社區養老育幼的成本,同時還應繼續探索智慧養老發展,從硬件和軟件上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據悉,針對養老服務體系存在的一些問題,西安市實施了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行動,落實新建住宅小區養老服務用房配套建設要求,按照新建住宅小區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同時,全面支持家庭承擔養老服務,探索建立居家老年人探訪制度,實施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程。優化老年人住行醫養等環境,推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加強適老環境建設和改造,減少老年人意外傷害……到2022年,西安市將建設好一批示范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并形成老年人、家庭、社會、政府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不少社區開始引進由政府購買的第三方服務的形式,來解決居民所需,這些服務也都傾向于“一老一小”。從事多年社工服務的西安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康梅介紹,該中心致力于為社區提供本土化社工服務,目前與碑林區、蓮湖區多個街道、社區合作,開展老年餐廳、少年兒童周末輔導以及困境兒童幫扶等多項內容的服務。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看來,康梅認為,目前的社區“一老一小”服務自我“造血功能”不足。雖然社區籌建的服務驛站或者由社區提供的各項服務都是經過嚴格審核和備案的,服務質量群眾都可以完全放心,但是大部分只能依靠政府的支持、補貼來運營,缺少自主的市場開發與專業的市場化管理,如何吸引群眾,保證項目的持續性仍是需要破解的難題。各社區在“一老一小”服務驛站建設方面要抓住發展的機會,挖掘自身專長,嘗試引進和整合資源,擴大自身優勢,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
標簽: 一老一小,一小,托起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康保縣名優農特推介大會在石舉辦,康保蕎麥2023-03-03
- 廣州港: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2月份及2023-03-03
- 短訊!東珠生態: 東珠生態環保股份有限公2023-03-03
- 當前信息:鋅業股份: 關于召開2023年第一2023-03-03
- 西部建設: 第七屆二十五次董事會決議公告2023-03-03
- 鎮洋發展: 浙江鎮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23-03-03
- 萬方發展: 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七次會議決2023-03-03
- 國家發改委:3月3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不作調整2023-03-03
- 中小企業迎來轉型“進行時”2023-03-03
- 陡峭山路上的“護學隊”2023-03-03
- 今日關注:37年間,這個中心的東北虎從8只2023-03-03
- 今日觀點!3月3日消費電子行業十大牛股一覽2023-03-03
- 3月3日汽車服務行業九大牛股一覽2023-03-03
- 三川智慧: 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股份解2023-03-03
- 聯科科技: 山東聯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2023-03-03
- 每日快報!聯科科技: 山東聯科科技股份有限2023-03-03
- 天天觀察:國電南自: 國電南自關于廣西南2023-03-03
- 每日報道:未來農業什么樣?AIGC帶你看來自2023-03-03
- 【你好代表】梁倩娟:加大農產品深加工 讓2023-03-03
- 平凡英雄|我是人大代表 當前報道2023-03-03
- 【天天熱聞】請把手機橫過來!這是一幅長長2023-03-03
- 美的集團:公司沒有布局黑電相關業務-今日2023-03-03
- 浙商證券:給予上機數控買入評級 獨家焦點2023-03-03
- 仁和藥業董秘回復:公司目前藥品研發有磷酸2023-03-03
- 環球觀速訊丨仁和藥業:公司目前沒有種植中2023-03-03
- 全球實時:威星智能董秘回復:截至2023年22023-03-03
- 世界播報:南京化纖董秘回復:截止2023年2月2023-03-03
- 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機組全部通過驗收2023-03-03
- 專家提示老年人應做好帶狀皰疹病毒預防2023-03-03
- 【時快訊】權威部門話開局丨我國將聚焦“一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