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熱點 > 正文

        放下手機 真實的生活更精彩!

        2021-03-08 10:00: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這本是一句調侃,但卻說出了當下許多人與手機的親密程度。

        讀書五分鐘,玩手機倆小時;工作一會兒就想刷手機,一刷手機大半天;睡前手機上看小說,把握不好時間直接失眠……這些現象戳中不少網友的痛點,有人稱之為“手機依賴”。

        此前,“一學習就想玩手機的原因找到了”登上熱搜,很多人分享戒不掉手機的原因:要么想獲取信息;要么情緒焦慮,希望在虛擬世界里短暫逃避現實;又或者,單純只是想打發時間。

        刷手機,真的會“上癮”嗎?

        “黏在手機上的人”

        聊天、追劇、看短視頻……移動互聯網時代,一部小小的手機可以滿足多方位的文化娛樂乃至社交需求,也成了日常生活的必備工具。

        “有一篇小說叫《裝在套子里的人》,那我大概是‘黏在手機上的人’。”對80后劉維而言,這句話很形象地形容了他刷手機的頻繁程度,既是工作需要,也是生活需要。

        平時手機不離身,每5分鐘一定看一下,除非休息或者忙到極點的時候。玩手機時可能是看別人發來的消息,也可能是打游戲或者逛論壇,隨隨便便兩三個小時就過去了。

        感興趣的話題會把這個時間拉得更長:原本睡前看看手機,是想把一天收到的信息做個總結,卻無意中點開喜歡的文章,相關推薦沒完沒了,等意猶未盡放下手機,已是天色將明。

        “玩手機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哪怕是在工作時,也會間歇性看看自己發的帖子有沒有回復,網友都說了啥。再看看朋友圈有什么好玩的。”他把這視作放松心情的方式。

        劉維感嘆,作為載體,手機和通訊、娛樂、社交深度捆綁,“想不依賴都不行”。

        為何會“成癮”?

        有時刷刷手機的確可能是漫無目的,但由此帶來的放松感和愉悅感卻容易令人“成癮”。

        不少人大概有類似感受:看書或者寫材料時太枯燥,沒幾分鐘眼光就會不自覺地飄向手機,同時自我安慰:看會手機,休息一下。然后開啟一刷手機就停不下來的模式。

        “快節奏的短視頻等讓我的注意力極度分散,只要沒有必須參加的活動,就總是忍不住看一眼手機,陷入‘沒啥好看的,不看又難受’的怪圈。”有人如此描述道。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年末互聯網上網人數9.89億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9.86億人。

        “人總是需要與外界保持聯系,怕漏掉工作信息和熱門話題,成為社交活動中的局外人。刷手機緩解了這種焦慮,讓我能假裝和社會、周圍的人保持同頻共振。”劉維說。

        手機提供了鋪天蓋地的消息,也提供了隨時隨地交流的便利條件,大數據根據人們的喜好推薦各種文章。人們樂此不疲刷著信息,情緒得以放松,但也在不知不覺中困于“信息繭房”。

        如此一來,手機成為消磨碎片時間的工具,時間在不經意中大把大把流逝。

        危害有哪些?

        “低頭族”越來越常見,戒掉刷手機的習慣似乎變得很難。除了緩解焦慮以外,有網友總結原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太緊張想放松一下,或者僅僅只是因為無聊,隨時隨地刷手機。

        一個問題由此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是否算是“手機依賴”?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治醫師金金分析,依賴是一種成癮行為,嚴格來說,成癮行為的界定需要符合診斷學標準:渴求、生理和心理依賴、量和時長超量、戒斷癥狀。

        但目前人們常說的“手機依賴”,一般是焦慮、無聊等情緒之下而出現的逃避行為,也是一種“信息成癮”,手機可以迅速提供人們所需要的各種信息,人類追求即刻滿足也是一種本能。

        “包括手機在內的社交媒體依賴,確實對我們的生活工作產生了很大影響。但得分清‘度’:如果不嚴重,它可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解釋。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有專家認為,包括手機、人工智能在內,過度使用現代電子科技開始對人的正常生活工作產生一些傷害,比如影響睡眠、人際關系等等。

        “例如,若長時間困在信息繭房中,同時與現實世界的接觸減少,玩手機過多的人,認知能力容易下降。”他說,一些年輕人存在“信息錯失焦慮”,也會不斷同過手機搜尋最新信息,然而,過度的信息,卻容易造成信息負荷超載,得不償失。

        真實的生活更精彩

        “手機依賴”的現象存在于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中。有人去虛擬世界尋找存在感與成就感,“看微博點個贊,像是批奏折‘已閱’”;有人則去尋求情感寄托,通過手機滿足社交需求。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此前,上面寫著“放下手機、多留點時間、給家人和春天”字樣的“超大手機”出現在南京街頭,在這個智能手機普及、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的時代,友情提醒“低頭族”手機控們,適當遠離手機,回歸自然生活。中新社發 泱波 攝

        “戒掉‘手機依賴’,傳統的是物理方法,包括自律和他律。比如在家里,家長可以規定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長,自己也可以規定每天玩手機的時間,自覺遵守。”彭凱平認為。

        具體到心理學,則需要解決產生依賴情感的根本問題。手機豐富且不斷更新的信息,能夠持續為使用者提供超出預期的刺激與懸念,從而令人產生依賴。

        如果刷手機是為了放松,那么可以采取運動、跑步等其他能給人們帶來愉悅感的活動方式,用積極體驗來代替“手機依賴”。

        “加強與朋友、親人現實中的社交聯系,尋找共同興趣、價值觀以及追求共同的目標和理想,挖掘滿足社交需要的其他方法,而不是僅僅依靠手機聯系。”他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聲色之娛可以在短時間內帶來感官刺激,但也容易令人迷失自我。手機只是工具,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主要取決于使用者。

        當從手機營造的虛幻世界走出來,你會發現,真實的生活才更加精彩。

        標簽: 手機 真實 生活 精彩

        精彩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誠聘英才 | 廣告招商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8-2020  m.chahao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質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435 227 67@qq.com
         

        未經品質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四虎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