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3歲以前不記事兒是因為嬰兒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
2022-03-15 14:14:29 來源:快科技
仔細回憶一下,我對這個世界擁有清晰記憶的年齡是在4歲半的時候,現在我還能清楚地回憶起我驕傲地對鄰居阿姨宣稱自己已經4歲半了的情景,然而在這之前所發生的一切,卻都已經在我的腦海中消失了。
由于個體的差異,每個人開始記事兒的年紀并不相同,而大多數人都表示自己的記憶是從3歲以后開始的,那么3歲以前的記憶哪里去了呢?
一種迷信的說法認為嬰兒能夠看到成人所看不到的東西,為了將看到的這些奇怪的東西遺忘,所以這些記憶會在3歲以后被刪除。
這種說法很有趣,但它顯然不是真實的,嬰兒的眼睛無論是在結構還是功能上,與成人都沒有任何差異,所以沒有可能看到成人所看不到的東西。
那么3歲以前不記事兒是不是因為嬰兒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呢?也不是,科學研究表明,嬰兒時期恰恰是人類一生中的腦力巔峰時期。
一顆腦袋是否足夠強大,這取決于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而嬰兒時期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是最多的,大概在1歲左右的時候,神經元的數量會達到巔峰,顯然,嬰兒的大腦比成人更好使。
如此說來就很奇怪了,擁有著最強的大腦,卻沒有留下任何的記憶,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對于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已經研究很多年了,卻仍沒有得出最后的定論。沒有定論是因為沒有證據,但靠譜的猜想還是有的。
一部分科學家認為3歲以前記憶的消失與大腦神經元數量的下降有關。
嬰兒時期是大腦的巔峰時期,而在這之后,大腦的神經元數量就會下降,而這樣做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降低能量的消耗。
大腦是人身體之中耗能最大的器官,所以即便是坐在課桌后一動不動聽一上午的課,中午時也會饑餓難耐,而人腦耗能的多少與神經元的數量息息相關。
在出生的時候,為了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感知這個世界,大腦為我們準備了足夠多的神經元,而后大腦發現神經元的準備有些過于充足了,這個世界好像并沒有那么復雜,于是大腦開始減少神經元的數量。
我們的記憶就儲存在神經元與神經元的連接之中,神經元的數量減少了,存儲在其中的記憶也就隨之消失了,也就是說3歲以前的記憶都隨神經元一起被“精減”掉了。
另一種觀點認為3歲以前的記憶其實并沒有消失,它一直都儲存在我們的大腦深處,只是我們沒有辦法將它們提取出來罷了。
當我們去圖書館想要找尋一本書的時候,我們會先找到這本書所屬的類別,然后再根據書名第一個字的首字母找到相應的書架,然后很容易就能拿出我們想要的那本書,但如果圖書館的書都是不分類別胡亂放置,沒有任何線索可尋,那么想要找到一本特定的書就如同大海撈針。記憶也是一樣。
我們記憶中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線索可尋的,沒有一件事是與其它事物毫無關系而獨立存在的,而這些事物之間的聯系就被稱之為“線索”。
線索有強有弱,線索越強則越容易記住,比如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我讀兩遍就能背誦,讀三遍就可以背得一字不差,因為文章中每一句與前一句都有著強相關,每一字與前一字也有著強相關,但如果把所有的字都打亂排列,讓關聯和線索變得很弱,那么就算讀上30遍也是無法背下來的。
嬰兒時期我們對所有的事物都沒有概念,就連我們的父母都只是兩個會動的不明物體,所以無法對任何事物建立線索,這些獨立的記憶即便就待在我們的腦子里,我們也沒有辦法將它們提取出來。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3歲以前的記憶實際上是被覆蓋了。
我們記憶任何事物其實依靠的都是語言,所以當我們要提取某段記憶的時候,也要用語言在腦海中復述一遍,比如當我們想“冰箱里有個橙子”的時候,我們會迅速地將這句話在腦海中說一遍。
既然如此,當我們用于記憶的語言被其它語言覆蓋掉了,我們的記憶也就被覆蓋掉了。嬰兒不會說話,他對事物有自己的描述方式,比如他會將蘋果記憶為“咿呀咿”,而隨著語言系統的建立,嬰兒語被母語覆蓋掉了,用嬰兒語記憶的事物也就被覆蓋掉了。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于成人,我們學會了英語,但并未忘記母語,但如果我們學會英語后因某種原因忘記了母語怎么說,那么尚未學會英語時所存在的記憶很可能也會隨母語一起消失。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科學研究表明:3歲以前不記事兒是因為嬰兒2022-03-15
- 因艾爾登法環游戲太難心態崩潰,暴躁玩家砸2022-03-15
- “汽車城”踩“剎車”:動靜之間 “平疫”2022-03-15
- 北京全市已暫停校外培訓機構培訓 加強中小2022-03-15
- 廣東深圳:全面升級防控舉措 將進行三輪全2022-03-15
- 浙江義烏:開展快遞行業等重點人群全員核酸2022-03-15
- 上海當前共有10個中風險地區 生活物資加緊2022-03-15
- 上海當前共有10個中風險地區 生活物資加緊2022-03-15
- 吉林各地組織開展多輪全員核酸檢測 全力遏2022-03-15
- “中國首單”落地洋山港!全球最大LNG加注2022-03-15
- 失守3200點!A股大幅下挫,港股延續昨日跌勢2022-03-15
- 中國科技股迎來最艱難時刻,大廠60%、小廠92022-03-15
- 統計局: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態勢好,但也要清2022-03-15
- “買漲不買跌”?百強房企2月銷售額同比下2022-03-15
- 消費投資超預期回升,制造業投資增長20.9%2022-03-15
- 降息預期落空,MLF量增價穩,釋放繼續推進2022-03-15
- 國家將啟動年內第三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2022-03-15
- 國家統計局:1-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2022-03-15
- 國家統計局:1-2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比2022-03-15
- 科技管護促苗壯2022-03-15
- 糧食主產區搶農時 加強冬小麥春管2022-03-15
- 上海黃浦一養老院出現大量無癥狀感染者?不2022-03-15
- 未來十年,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連續第七年創2022-03-15
- 國家能源局:2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2022-03-15
- 豬糧比價連續三周過度下跌發改委啟動凍豬肉2022-03-15
- “數商興農”工程激活鄉村振興潛能——農村2022-03-15
- 統計局:前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4499億元2022-03-15
- 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鋼鐵行業僅壓2022-03-15
- 期待!2022生活將有這些新變化2022-03-15
- 新華全媒+丨在溫暖中永恒——冬殘奧會動容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