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關注 > 正文

        【新要聞】百元一次爬樓機老人用不起 專家建議社會資金投入

        2022-09-19 10:00:43 來源:解放網

        爬樓機百元一次,老人直呼“用不起”


        【資料圖】

        專家建議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引導更多企業參與生產及服務

        ■本報記者 栗思 見習記者 沈思怡

        看著眼前的數十級樓梯,家住普陀區的李老伯深深嘆了口氣。自從幾年前患上肺部疾病后,上下樓對他來講就變得格外困難,“只能扶著樓梯慢慢挪。”本來寄希望于小區加梯來緩解上下樓之困,但沒想到,他家所在的樓幢經評估“不適合加梯”。

        一項名為“爬樓機”的服務項目進入了李老伯的視野。仔細一打聽,如果不享受補貼,預約服務人員上門一次100元,上下樓各算一次,節假日還要翻倍。“太貴了!”聽聞價格后,李老伯直搖頭。

        爬樓機的定價讓有需求的老年人直呼“用不起”。不少老人通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留言板表達了他們的擔心:如果完全按照市場價使用,老年人在支付上顯然有難度,可全靠政府投入又不現實,如何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補貼取消了價格上漲了

        老人們口中的爬樓機便民服務,在申城已存在了十余年。依托于兩個承載重量的橡膠后輪和負責導向的前輪以及多重安全保障措施,爬樓機既可利用底部的爬坡裝置上下樓,亦可在平地上推行,宛如一臺“瘦身”后的輪椅,受到不少老年人的青睞。

        承接申城8個區爬樓機預約服務的上海展大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國光告訴記者,2010年前后,其公司因參與政府幫助殘疾人上下樓的科技惠民項目,“通過上海市殘聯的招投標后,成了購買服務的供應商之一”。

        殘疾人憑殘疾證經評估即可優惠預約使用爬樓機,不少腿腳不便的老人對此頗為羨慕。市級科技惠民項目三年試點結束后,該項服務在各區延續下來,并結合老年宜居社區建設試點進一步落地。多年來,各區根據實際需求,將其推廣運用于解決老舊小區的老人上下樓難問題。徐匯區是民政部門牽頭,老年人以優惠補貼價使用;楊浦區和閔行區是殘聯和老齡委聯手推進,殘疾人和老年人均可享受。在補貼力度較大的區域,符合條件的老人一度可以以2元每次的價格享受服務。

        不過,近年來,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黃國光介紹,隨著審計監督加強,各區購買服務中持有殘疾證的老人才可以優惠享受爬樓機服務。“可能會讓個別未持殘疾證老年人覺得補貼取消了,使用價格就貴了。”

        但其實,上海各區、各街鎮仍在探索優化爬樓機服務的合作模式。比如,徐匯區每年在購買服務數量時,都會基于前一年度的服務人次進行調整,以滿足更多老人的需求。另外,為了方便居民預約,還在幾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區域,設置專門的服務點,為服務方的快速響應提供方便;閔行區則干脆將爬樓機服務的選擇直接下沉到街道。比如,江川路街道就根據轄區內老年人數量多、需求量大的實際情況,直接與展大公司簽訂合同,為轄區內65周歲及以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需街道評估通過)、持有肢體殘疾證明的殘疾人等提供服務,憑票免費使用,每年服務可達4500人次左右。

        市場價為何貴這么多

        不過,街鎮可提供的免費使用次數是有限的。如江川路街道規定,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每年只有26次的使用權限,這對于部分需求方來說,顯得不夠“解渴”。

        周玉強是一名尿毒癥患者,每周都要前往醫院做3次透析。多年來,他的腿腳功能已嚴重受損,每次透析回來之后,都需要兒子背他上樓。去年,他年滿65周歲,方才申請上爬樓機的使用資格。“街道切實解決了我們的困難,真的方便了很多。”但由于免費使用的次數有限,難以覆蓋他高頻次的出門需求,他不得不精打細算,將26次使用權限掰開使用。“超過26次,就得自己付錢了”,市場價差不多每次100元。

        作為上海規模最大的爬樓機服務商,展大公司的定價代表著行業的平均水平。這個價格,對于那些夠不上補貼門檻的老年人來說,顯然是一種困擾。家住黃浦區蒙西小區的王先生60多歲,去年不小心崴到腳后,每次下樓都得請保安幫忙。有一次,看到鄰居陳阿姨給母親使用爬樓機,還不用花錢,便向她要了聯系方式,沒想到,電話那頭聽聞他的情況后,稱他不屬于補貼人群,需要按單次100元付費,這令王先生十分不解:“為何市場價會貴這么多?”

        面對市民質疑,黃國光解釋稱,目前的價格是綜合評估人力成本、企業運作之后定下來的,也只能剛剛平衡成本。據他介紹,展大公司負責預約派單的客服團隊和上門服務團隊共計30多人,共有近160臺爬樓機設備供循環調配使用。“上門服務團隊的人力成本比較高,操作員很難招募。”雖然爬樓機的運作原理很簡單,但實際上爬樓機對操作員的要求很全面,需要具備駕駛技術、操作技能、服務意識和親和力,往往要培訓滿3個月才能真正上手。“而且他們的工作時間長,每天從早上7時到晚上7時倒班服務,幾乎排得滿滿的,如果要去遠一點的地方,路上的時間和交通成本也會很高。”

        此外,機器的損耗也遠遠超乎想象。“我們的機器從奧地利進口,最初是依照國外家庭使用習慣設計,可能幾天才用一次。但引入國內后,設備用的次數特別多,損耗也大。”

        鼓勵多元主體發揮作用

        一面是老年群體切實的需求難題,一面是政府無法全面補貼的現實困境,如何把握平衡?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任遠認為,“懸空老人”對爬樓機的需求,并不會成為所謂的小眾需求,反而“可能是居住在多層樓宇的老年家庭最終都會面臨的困境”。這類需求背后,實際是要求加強社區適老化改造,需要實施多種多樣的適老化改造工程,同時適老化改造承擔主體需要更加多元。

        他指出,加裝電梯作為適老化改造的一環,近年來已解決上海部分“懸空老人”的生活需求。然而,考慮到這一舉措并非在每棟樓宇中都能順利推進,為了滿足“懸空老人”的具體需求,適老化改造可以考慮多種策略,探索滿足居民需求的更有效果、更令人滿意的改造方案。這一想法其實在《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若干意見》中也有體現,文件鼓勵通過完善無障礙設施、提供簡易登樓設備服務、引導居民房屋置換等多方式、多途徑解決老年人上下樓困難。不過,任遠強調,“多層住宅的適老化改造包括豐富的內容,無障礙道路建設、軌道式爬樓機安裝、加裝電梯等多項工程,哪種更適合,要在聽取居民意愿后,采取合適的方法加以推進。”

        此外,任遠提出,要解決爬樓機所面臨的現實困境,需要引入更多元的社會主體。“雖然我們強調政府應盡可能為民服務,但單純靠政府來解決民生問題力有未逮。”他表示,在政府之外,還應鼓勵更多社會資金、社會基金會投入資金與服務,以及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引導更多的企業提供爬樓機服務或者參與生產爬樓機,形成良性市場競爭,降低爬樓機的使用成本,增加爬樓機等養老服務的供給和應用。

        (來源:解放日報)

        標簽: 社會資金 上門服務 多層住宅 解放日報

        精彩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誠聘英才 | 廣告招商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8-2020  m.chahao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質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43522767@qq.com
         

        未經品質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亚洲精品xxx|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