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援吉林醫生戰疫日記:竭盡所能提供藥品,做患者的“哆啦A夢”
2022-04-19 18:37: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張允(左二)在工作中。 四川省人民醫院供圖
中新網成都4月18日電 (記者王鵬)張允是四川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4月1日,他作為四川援吉林醫療隊一員,出發前往長春,在長春工體方艙醫院負責醫囑和藥事工作。半個多月的忙碌,他被患者戲稱為“哆啦A夢”。4月18日,張允寫下一篇抗疫日記,講述半個多月來在方艙醫院“供藥”的故事。
張允在工作中。 四川省人民醫院供圖
以下為張允戰疫日記原文:
“患者A有精神病史,她一直吃的‘魯拉西酮’斷藥了!”
“患者B癲癇病史,長期口服丙戊酸鈉,近日斷藥,今晨已經小發作一次,趕緊調貨來!”
“你再不把藥弄來,我這里要打起來了!”
……
每天,都有無數個類似的用藥需求,從四面八方向我涌來,我從未像這段時間那么不敢放下手機,“用藥溝通群”“醫療工作聯系群”“醫護溝通群”“醫生組”等數十個置頂微信群,數百個用藥需求,每天上千條消息,不敢漏掉任何一條信息,生怕不能及時回應,讓患者救治受影響,讓艙內戰友感到孤立無援。
在長春工體方艙,我主要負責醫囑和藥事工作。艙內醫師口頭下達醫囑,我這邊就開始匹配相應藥物,開啟信息從艙內到藥房再到艙內的落實工作,再在電腦上下達醫囑。
“都申請兩天了,藥還沒來,我咋面對患者。”艙內戰友說。
“好,我這邊再催催,特殊時期調貨慢一點,請先給患者解釋下。”我所擔任的角色,就是艙內醫生與藥房之間的橋梁。
與正常醫療狀態不同在于,新冠救治病區的醫護既是醫務人員,也是生活保障人員,床褥被套、牙膏、水瓶、衛生紙巾、乃至盒飯等生活中一應物資的發放都是他們,發熱、咳嗽、疼痛、焦慮、失眠等疾病診治,也是他們。
張允在工作中。 四川省人民醫院供圖
四川醫療隊接管的長春工體方艙醫院,共收治了1000多位陽性患者,最多時一天送來了500余人。出于對疾病的焦慮,對醫療需求可能得不到滿足的恐慌,初期艙內出現過患者排隊領藥、囤藥的情況,所幸在領導們的多方協調下,在藥學同事的努力下,用藥需求得到了保障,在中醫藥治療全面覆蓋的基礎上,艙內基本醫療秩序得到了保證。
方艙畢竟不是醫院,但艙內患者的醫療需求涉及心血管、內分泌、消化系統、眼耳口鼻……甚至精神系統等多個方面。醫療組長、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章曉紅,根據四川醫療隊的醫生專業情況,建立了涵蓋神經外科、頭頸耳鼻喉、呼吸與危重癥、心內科、內分泌科、血液科、老年科、中醫等多學科會診體系,保證了醫療質量。
為了避免出現“疫外傷亡”,四川醫療隊的領隊、四川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黃曉波反復叮囑,要注重人文關懷,方艙醫療既要滿足新冠患者的需要,也要兼顧某些慢病人群個體化、特殊化的用藥需求,這個責任醫囑藥事組要擔起來。
有種治療精神疾病的藥,全長春市只有一個醫院有那么5盒。好,想盡辦法也要搞到手。有的藥市面上斷貨了,藥房老師把自己的藥勻出來先解決患者燃眉之急。有的藥患者催得緊,艙內老師連環Call,藥房老師也反復厚著臉皮求長春市的同行“快幫我們解決下”。
急患者之所急,他們做到了!由于是密接者的原因,專門給我們送貨的司機被隔離了,送貨渠道中斷了,方艙藥學部負責人、四川省人民醫院的蘇玓老師說:“藥來不到,我急得跳腳呀!”
大方艙,小藥房,平均每日有近700盒各類藥物的發放。胰島素、哮喘藥、精神藥、甚至驗孕棒,病人提出的,隊友們都盡可能滿足了,有患者戲稱“你們就是哆啦A夢”!
我們不是“哆啦A夢”,沒有時光門和百寶袋,但我們有一顆初心,有滿腔熱忱,有專業技能,雖然面臨的困難很多,但我們都一一將其克服。目前,長春的社會面已經清零,方艙醫院正在收尾攻堅,我們相信,最后的勝利已經不遠!(完)
[ 責編:李方舟]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四川援吉林醫生戰疫日記:竭盡所能提供藥品2022-04-19
- 天津通過上門服務、發揮志愿者力量等方式方2022-04-19
- 上海出院出艙人數已超新增感染者數!最大方2022-04-19
- 上海9家新冠定點醫院全力救治,“老、小、2022-04-19
- 上海以“固定+便民+流動”相結合方式,設置2022-04-19
- 視頻|上海保供藥房陸續復工 緩解居民配藥2022-04-19
- 視頻|上海:外省市支援 持續提升核酸檢測2022-04-19
- 【走進老區看新貌】振興革命老區 讓人民生2022-04-19
- 【走進老區看新貌】昔日蘇區美如畫 綠水青2022-04-19
- 【走進老區看新貌】養山護山闖新路 碳中和2022-04-19
- 【走進老區看新貌】百姓以“滴水穿石、人一2022-04-19
- 【走進老區看新貌】“金字招牌”讓生態產品2022-04-19
- 【走進老區看新貌】“普惠金融惠林卡”擴面2022-04-19
- “穩”“進”“優”,中國經濟迎來“開門紅2022-04-19
-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國經濟迎難而上 2022-04-19
- 森林草原防火季 | 手繪:遇到森林火災如2022-04-19
- 嘮科 | “躺平”之謬 看過這些數據就懂了2022-04-19
- 凌晨,上海一小區300多人在等蛋糕!或許是2022-04-19
- 新華時評:“穩”有預期 “進”有動能2022-04-19
- 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 這名虹口“2022-04-19
- 金山這個鎮實行“分區分時”錯峰出行采購,2022-04-19
- 貴州首批300名醫務人員馳援上海、來到長寧!2022-04-19
- 山海相連!云南怒江持續助力上海浦東抗擊疫2022-04-19
- 一線戰疫·華漕鎮|姓“錢”的小伙子,謝謝2022-04-19
- 數說丨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一季度新建5G2022-04-19
- 【海報】“守滬”,2022年4月19日丨關注上2022-04-19
- 知網否認被中科院停用:將繼續向各院所提供2022-04-19
- 用酒精噴雞蛋會壞?疫情期間果蔬如何消毒?2022-04-19
- 達美航空首席執行官Edian:飛機上的互聯網2022-04-19
- 氯化鉀批發價穩中有降 發改委稱鉀肥供應形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