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的“防熱衣”有何奧秘?記者零距離探訪
2022-04-17 10:32:1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穿越大氣層過程中,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和大氣層摩擦會產生兩千多度的高溫,足以融化地球上大部分的物質,可為什么我們的載人飛船還能安然無恙呢?一起跟隨我們的記者去了解一下。
總臺央視記者李寧:我們就來到了中國航天發祥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我們要去這里尋找一種神奇的材料。
我們今天要尋找的這種材料,神舟飛船返回艙的“防熱衣”,現在我們看到的神舟飛船返回艙的防熱大底,在上面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這種蜂窩狀的防熱材料,我們就需要通過燃燒這種防熱材料來帶走熱量,從而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記者:我們可以看一下它顏色不太一樣是吧?這個都是防熱材料嗎?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防熱結構專項主任工程師梁馨:對這兩種都是防熱材料,這個屬于我們密度稍微低一點的蜂窩增強的燒蝕防熱材料,密度比較低。蜂窩它有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它也就是說在同樣密度的情況下,它的強度是最高的,所以這也是說我們選擇了蜂窩這個結構。
記者:為了航天器我們大概研發了多少種防熱材料?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防熱結構專項主任工程師梁馨:我們為神舟研制的防熱材料有100多種,為了把我材料的性能提到極致,要做大量的工作。為我們后續防熱材料的研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所以后來像嫦娥,包括像火星,我們研制進程就加快了,是因為是有神舟打得很好的基礎。
[ 責編:丁玉冰]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的“防熱衣”有何奧秘?記2022-04-17
- 上海:努力打通堵點,提升電商平臺產能和運2022-04-17
- 武漢援滬醫療隊護士:帶方艙患者做健骨操2022-04-17
- 感動!一位老父親給援滬醫療隊寫下家書2022-04-17
- 更從容擁抱浩瀚太空2022-04-17
- 堅持“動態清零”算的是大賬2022-04-17
- 英雄歸來丨“漫”畫航天員回家路2022-04-17
- 守望相助 共同守“滬”2022-04-17
- 2022年4月16日上海抗疫熱點匯總(0時~18時)2022-04-17
- 南方陰雨范圍即將縮減 下周全國氣溫大轉折2022-04-17
- 晝伏夜出運營、虛構游戲版號……這些游戲違2022-04-17
- 首張全國互認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在福建2022-04-17
- 反亞裔種族歧視甚囂塵上坐實美國種族主義社2022-04-17
- 美國國會議員竄訪臺灣行徑“極其虛偽,毫無2022-04-17
- 中國報業協會召開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2022-04-17
- 3246名京東小哥,正陸續抵達上海!2022-04-17
- 小編隔離手記| DAY 2:我們搬進了方艙家2022-04-17
- 上海堅持動態清零 做好生活物資供應2022-04-16
- 【走進老區看新貌】銅鼓縣冰雪運動和溫泉康2022-04-16
- 【走進老區看新貌】江西于都成大灣區優質富2022-04-16
- 【走進老區看新貌】“煤姑娘”換上環保裝 2022-04-16
- “守滬湘助”:1小時內5連飛 護航中醫湘軍2022-04-16
- 新華全媒+|疫情中值守崗位的金融人2022-04-16
- 國家衛健委:著力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助力“2022-04-16
- 今天,回首又見……2022-04-16
- 英雄歸來:感覺良好!2022-04-16
- 新華社記者親歷“我的團長我的團”2022-04-16
- “援滬生活物資中轉站”投入使用 如何保障2022-04-16
- “動態清零”是當下降低病毒傳播對人群和經2022-04-16
- 封控區里的志愿者:日行20000步是最低標準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