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消費提示
2022-04-05 11:25:08 來源:市說新語
春暖花開,氣候溫和,萬物復蘇
春雨過后,自南向北開始長出野生蘑菇,防疫期間久未戶外活動的朋友,心中惦念著外出采摘野生蘑菇。采摘之前,應先看看以下消費提示。
不隨意采食野生蘑菇
我國野生蘑菇廣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蘑菇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但毒蘑菇也達48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種!
目前,還沒有簡易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學方法,依據民間流傳的“經驗”,并不能保證避免誤采誤食野生毒蘑菇而發生中毒。所以,在戶外踏春郊游,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購買個人采摘售賣的野生蘑菇。對于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別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絕不要輕易食用。
出現中毒癥狀立即就醫
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癥狀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現有:胃腸中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腎衰竭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腸中毒型最為普遍,肝臟損害型致死人數最多。一般誤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鐘、最長在6-12小時后發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中毒癥狀,要馬上催吐,并立即送醫。
生產經營者做到“三不”
生產經營者在加工、售賣野生蘑菇時,應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經營不認識的蘑菇,要確保在加工、經營的蘑菇中,沒有混入有毒蘑菇。否則,要承擔相應的經濟與法律責任。
有關單位要警示風險
在野生蘑菇采食期,產菇和有采食野生蘑菇習慣地區的監管部門和有關單位,應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廣而告之公眾,不要隨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同時,根據各地誤食毒蘑菇中毒特點,結合氣溫、濕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進行預警預報,及時發布風險警示或消費提示。在發生過誤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議豎立附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專家執筆人
李泰輝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華南微生物資源中心主任、研究員
馬冠生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教授
[ 責編:袁晴]標簽: 野生蘑菇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消費提示2022-04-05
- 【最閃亮的坐標】“我穿上警服一定比您帥!2022-04-05
-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四個月客貨運輸兩旺2022-04-05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173+152392022-04-05
- 2022年4月4日上海抗疫熱點匯總(0時~18時)2022-04-05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68例 新增本土2022-04-05
- 微光成炬,和逆行的醫者一同守“滬”2022-04-05
- 落實落細責任 強化協同配合2022-04-05
- 讓核酸檢測“高效”“零遺漏” 上海社區有2022-04-05
- 幾代傳承,全家承諾!他們堅守無名戰士墓802022-04-05
- 新華全媒+|開往春天的動車2022-04-05
- 黑龍江五常:春來農事忙2022-04-05
- 春耕新氣象:化肥減數量 耕地提質量2022-04-05
- 今天北京最高氣溫24℃ 陣風可達7級需注意2022-04-05
- 我國中東部大部晴朗升溫 江南多地將恍如初2022-04-05
- 清明是節氣還是節日?除了掃墓踏青還有何習2022-04-05
- 新疆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和8例本土無癥狀感2022-04-05
- 武漢援滬醫療隊為上海156家居民進行上門核2022-04-05
- 吉林省白山市新增2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2022-04-05
- 市場觀潮:電梯廣告潛力待挖掘,但不能野蠻2022-04-05
- 中國海上風電按下“快進鍵” 裝機規模躍居2022-04-05
- 浙江紹興上虞區發現2名新冠肺炎初篩陽性感2022-04-05
- 海南三亞新增7例無癥狀感染者 行程軌跡公布2022-04-05
- 又是一年清明至 一起緬懷江西英烈2022-04-04
- 這一天,我比平時更想你2022-04-04
- 測核酸!在上海的大街小巷2022-04-04
- 清明時節·踏青賞花 | 游客踏青游覽 盡2022-04-04
- 清明時節·踏青賞花 | 一路風景伴花香 2022-04-04
- 同心守“滬”!上海30萬醫務人員聞令而動救2022-04-04
- 河南汝陽:薯田耕耘忙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