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觀點 > 正文

        點亮不懈探索的精神火炬——基層科技工作者工作生產一線見聞

        2023-05-31 08:33: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新華社記者

        一次無人機試飛,一場高難度角膜移植手術,一次產研結合的田野之旅……無數看似尋常的片段構成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在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我們看看他們如何根植各行各業,持續創新、破解難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點亮不懈探索的精神火炬。


        【資料圖】

        為科技創新注入年輕血液

        “雙碳”背景下,氫動力無人機等新能源科技在全球市場備受關注,在采礦、農業、測量監測、安全和應急服務等多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市場。

        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氫動力與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實驗室,無人機設計工程師封承霖正一遍遍測試樣機數據。“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對最后的功能呈現和穩定性產生影響,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都可能導致嚴重問題發生。”封承霖說。

        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氫動力與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團隊成員正在調試無人機系統。(沈軼嶺 攝)

        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航空氫動力系統……這個2021年組建起來的年輕團隊已成功研發出多款產品。在諸多產品中,“青鷗30”無人機是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產品,可應用于線路巡檢、航測、物流運輸及火災預警等場景。

        “‘青鷗30’無人機采用氫動力系統,和傳統的鋰電池動力無人機相比,續航時間是后者的4倍。”團隊技術負責人沈軼嶺說,“它可以垂直起降,不受場地限制。”

        “創新總會遇到很多問題,面臨很多考驗。”沈軼嶺說,在“青鷗30”研發過程中,因動力系統功率輸出一直無法滿足需求,團隊一度卡在動力系統能量管理策略的調試環節,團隊不斷調試、嘗試多種能量分配模式,經過長達4個月的數百次試驗,反復修改了5個版本,“要耐著性子一點點試錯,一遍遍排除錯誤”。

        團隊的愿望很樸素,對新技術、新理念保持敏銳嗅覺,研發出更多具有市場影響力的產品。

        為技術攻關凝聚跨學科力量

        近年來,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袁進帶領團隊,完成多個原創眼科高性能設備和圖像智能分析技術研發。

        袁進教授在接診。(邰夢云 攝)

        從醫20余年,他完成了近5000例高難度手術,幫助患者重見光明。“早發現、早診治是眼病治療的關鍵。”袁進介紹,診療裝備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眼科領域,臨床90%的高技術診斷裝備來自進口。

        為破解這一難題,2016年底,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支持下,袁進牽頭成立廣東省眼科診斷和治療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整合跨學科專業力量聯合攻關,研發創新眼科診療裝備技術。

        “90后”留法博士后肖鵬是袁進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發現的光學跨界人才。因喜歡醫工結合方向,看好國內醫療行業興起的新潮流,他選擇回國加入團隊。

        “碰需求、優化方案,從臨床到實驗室再到臨床,我們不同背景的成員進行大量討論、交流,不斷探索眼科診療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方法。”肖鵬說。

        短短幾年間,中心已研發了一批原創眼科高性能裝備。袁進告訴記者,中心歷時3年研發的超高分辨率OCT,僅設計方案就經過17版修改打磨,圖像檢測更是不計其數,最終其成像精度能達到3微米,比國外主流設備提升了1倍。“我們還將在創新上下功夫,致力于創新鏈、人才鏈和產業鏈的有效銜接。”袁進說。

        為產業發展提供科研支撐

        一大早,浙江省寧海縣三門灣海域蛇蟠涂,趁著氣溫尚未升高,養殖戶周寬宏手持鐵鍬,在水產新品種繁育基地自家蟶塘內挖蟶。一旁,浙江萬里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副教授何琳為他分析肥水管理情況。

        何琳(右)在寧海縣為養殖戶開展技術指導。(何京 攝)

        何琳在浙江萬里學院寧海海洋生物種業研究院兼職做研究工作,為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解決技術難題、發放優質苗種等是他的工作內容。周寬宏今年養的縊蟶“甬樂1號”便是該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業科技工作者瞄準產業需求,助推“育繁推”一體化發展。

        “今年養的新品種比以前個頭更大、生長速度更快。”周寬宏說。

        浙江萬里學院寧海海洋生物種業研究院的實驗室內,科技工作者在進行水產品性狀分析。新華社記者張曉潔 攝

        研究院副院長董迎輝介紹,目前研究院正致力于加強貝類耐氨氮、耐高溫等抗逆性狀研究。“從選育研究到推廣應用要經歷很多年,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性子,直面各種挑戰。”他說。

        近3年,研究院累計推廣養殖貝類新品種22萬畝,增產6萬多噸,增效12億多元;在主產區開展良種技術培訓服務,累計培訓基層水產養殖技術員、養殖漁民超3000人次。

        “看到研究出的新品種被推廣應用,很有成就感。”研究院副教授孫長森說,“希望能研究出更多符合百姓期望、市場需求的好品種。”(記者李曉婷、張曉潔、周穎、吳燕霞)

        [ 責編:丁玉冰]

        標簽:

        精彩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誠聘英才 | 廣告招商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8-2020  m.chahao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質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435 227 67@qq.com
         

        未經品質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內容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www.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最新永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