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探訪“呼救”的華師大二村,如何做好老年社區物資保障
2022-04-13 16:55:19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4月12日凌晨,一篇名為《呼救!華師大二村呼救!》的微信推文熱傳,稱華師大二村自4月1日起足不出戶,隨著封控延長,小區內居民,特別是獨居老人群體,面臨物資短缺困難。
老人們情況怎么樣?當天上午,大江東懸著一顆心,來到該小區,實地探訪小區內物資保障情況。
臨近中午,氣溫超過30攝氏度。華師大二村門口,一群穿著“大白”“小藍”防護服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正忙著往小區運送物資。
“昨天我們給二村居民提供了一批物資,今天又組織了一批,基本實現全覆蓋。”長風三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顧辰晨說,該居民區由3個小區組成,共有2400多戶居民,華師大二村是其中最小的,約有320戶居民,但居民年齡偏大,特別是有30余戶是獨居老人或子女在國外,在疫情中的物資自救能力確實較弱。
顧辰晨介紹,從浦西封控至今,整個長風三村居民區發過3到4批物資,第一批是全覆蓋,后面由于物資籌集困難,無法覆蓋全部居民,就按照獨居、孤老、特困、殘疾人群優先方式逐步發放,“網上說到的物資匱乏,是現實問題。但說菜爛掉的情況,沒有的事,現在物資缺乏,都搶著分,不可能讓它爛掉。”
在小區門口忙活的,還有附近高陵集市運營方瀚立商業公共事務負責人沈彥倩。她介紹,作為保供企業,看到網絡推文后,公司一大早就協調了一批應急物資,給每戶居民備了一大盒餛飩,“平時我們主要負責隔壁街道保供,但有緊急情況,關愛老人,我們有這個責任,明天我們還會送杏花樓的饅頭套餐。”
平時負責華師大二村服務保障的,是居委會工作人員王嶸禮,記者換上防護服,跟他一起實地探望小區獨居和老年居民。
“我有個事體給小王,他不肯收,你們幫幫忙?”家住四樓的張學勤是獨居老人,91歲了,退休前在某大學做財務工作,一開門,她就躲過小王,來找我們。記者好奇接過一看,是幾張百元鈔票。“一定要交給居委和志愿者,他們太辛苦啊!我老了,拿不動搬不動的,全靠他們。”
老人寫給居委的信
幾經推辭,錢留在老人家手里,但她還執拗地遞來兩封信,一封短的,本來包鈔票用的:這是給您們和廣大志愿者添些營養品用,望勿拒。還有封長信里提到,“疫情中,居委會的小王、小張,不是親人卻勝過親人,跑四樓送膳食,我非常感謝。”
“我在窗口見到你們來,真的掉眼淚。這個小王,走路不是走路,是在跑步,為了我們,很辛苦的!”90多歲的宋孝悌說,她知道那個熱傳的網文,也熱心出主意,有居民對社區有誤解,可能與電話打不通有關,可以安排個值班。“打不通電話,那么有的人可能比較著急。我現在是老了,否則我也可以去值班接電話。居委干部放著家不管,來照顧我們,不容易的!”
宋孝悌叮囑小王,昨天給他的信封不要丟掉,里面有給居委的捐款,他扶額苦笑,“昨天早上,宋老師給我一筆錢,我說肯定不能收,退給她了。昨天下午,她說要給我一封信,我沒空看放抽屜里,沒想到又是鈔票……”他扭頭和宋老師說,一會兒就退給你。
又走了三四家,幾乎都是九旬老人。有的北方籍老人說不想吃米,想吃面,志愿者幫搶了兩天單了,搶不到;有的老人家里因為護工無法前來,只能老兩口互相幫助;有的老人行走不便,訴說渾身都痛,居委送了止痛藥,但希望能早點正常看病……
“社區‘三駕馬車’,業委會成員年齡比較大,物業正在更換中,責任都落在居委會身上”,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林慶華說,眼下小區治理確實比較難,特別是居委工作人員少,可能需要想一想更好的機制,把多種力量發揮出來。
沈彥倩說,他們在周邊很多小區發放了線上線下的保供套餐廣告,不會網上下單的,也可以打電話,希望通過市場的力量,提高物資供應效率,“讓老年人有更好的生活保障。”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 大江東︱探訪“呼救”的華師大二村,如何做2022-04-13
- 關鍵時刻一定要頂住2022-04-13
- 吉林省:逐步放開社會面,恢復群眾生產生活2022-04-13
- 【上海戰疫】上海臨港方艙醫院:“小黃”和2022-04-13
- 吉林多數重型危重型患者轉入普通病房或出院2022-04-13
- 權威解讀:無癥狀感染者可以居家隔離嗎?傳2022-04-13
- 專家學者:“動態清零”是當前抗擊疫情的最2022-04-13
- 上海疫情下的社區志愿者:從過去的點頭之交2022-04-13
- 【凡人微光】武漢金銀潭援滬醫療隊:共飲一2022-04-13
- 【凡人微光】數百人連夜奮戰 援滬“蔬菜包2022-04-13
- 海關總署: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達到132022-04-13
- 上海如何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醫療2022-04-13
-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蚊子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早2022-04-13
- 江西首條“公共法律服務街”建成投入使用2022-04-13
- 南京高淳區“宅急送”式反詐團隊,避免經濟2022-04-13
- 全面推進“健康陜西”建設!陜西省發布職業2022-04-13
- 溫州:推行貨車司機“一碼通” 開通“便捷2022-04-13
- 鏟除“殺豬盤”滋生土壤 “女子轉賬92萬元2022-04-13
- 政策暖風頻吹,物流板塊超10股漲停2022-04-13
- 39小時17分鐘7秒!世界上飛的時間最長的飛2022-04-13
- 國統股份午后上演“天地板”跌停后快速拉升2022-04-13
- “最低消費”成餐飲業消費“潛規則” “不2022-04-13
- 到2025年,福州市醫保參保覆蓋率達到96%以上2022-04-13
- 重磅!江西開展無農民工欠薪項目試點工作2022-04-13
- 多地加大紓困和就業保障力度 組合式政策措2022-04-13
- 一季度我國外貿同比增長10.7% 外貿進出口2022-04-13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漢江源2022-04-13
- “滬”助丨迎朝送暮,他們“使命必達”!2022-04-13
- 海關總署:一季度民營企業拉動外貿增長6.62022-04-13
- 上海新增感染數首次下降,專家:是否拐點還2022-04-13